不是所有人,都像老閻家的孩子一樣,怕和父母住的近了,會被父母算計。

劉光天和劉光福之前因為劉海忠對二人的打罵遠離了四合院,現在看二大爺搭起來了兩間臨建,有便宜可佔,不約而同的選擇搬回去四合院去住。

甚至可以因為誰住兩間臨建,誰來照顧劉海忠的養老問題,兩兄弟大打出手,造成了二大爺的誤傷。

……

等到國家改革開放之後,閻解成的心不免躁動了起來。

由於下鄉回來的知識青年越來越多,工作安排不過來,只能自力更生,小商小販開始多了起來,修鞋的,修腳踏車的,賣各種小吃的,賣各種手工藝品的。

不過就算這些人賺錢比工人更多,還是要受到工人的鄙視,社會上還是更認可有正式單位,公家鐵飯碗,很明顯的就是有姑娘的人家都不願意讓姑娘嫁給小商販。

時間沒到,閻解成還不可能直接自己扔掉軋鋼廠的工作,選擇做商販去。

等閻解成和於莉又去老於家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來老於家的於莉表叔。

於莉表叔人雖然窮一點,但是人品還不錯,當年借了五十塊錢之後,送給了閻解成一個青花瓷瓶子,借的錢糧這些年陸陸續續的也都還了。

想起了表叔村裡有不少的古董,而且表叔家裡孩子多,近郊的農村年輕人都會選擇進城打零工賺錢。

合作的人選都有了,閻解成和於莉表叔商量過之後,決定讓表叔在農村幫著收古董,給了表叔二百塊錢,雖然表叔也不懂,但是還是那句話,古董收藏還沒有興起。東西最晚都是民國的,用白菜價收購,不怕吃虧。

閻解成又囑咐於莉表叔,讓家裡老大,老二過幾天來城裡,閻解成帶兩個人賺錢。

閻解成先是租了一座獨院的三間房子,又買了兩輛二手三輪車,準備讓表叔家的孩子幫著去收購廢品去。

收廢品不是目的,主要兩個人可以走街串巷的幫助收一些古董。

閻解成當年去倉庫,做過幾次以後,其實已經不缺古董,但是這些被當成廢品賣掉的古董,大多數都是機緣巧合得到,主人不清楚價值,收藏起來也免得損毀。

等於莉表叔兩個兒子於愛國,於愛軍來到之後,閻解成就安排兩個人騎三輪車收夠廢品,遇到了看著像老物件的,不要嫌棄,價格不貴的先收下來再說。

閻解成租房,給兩個人提供糧食,提供三輪車,給兩個人開工資,圖的就是表叔人品不錯,孩子教育的也不差,都是老實孩子。

閻解成隔幾天,都要去一趟租的院子,把兄弟收購的像是老物件的物品,挑揀一遍,兩兄弟也跟著閻解成這個半吊子一塊學習。

兩個人做了一段時間以後,效果還不錯,京城怎麼樣都做了幾百年的都城,古玩存量很大,特意收集之下,時不時就能收到一些有年代的東西。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但是時間長了之後,閻解成發現了雖然單價不高,但是收的多了,廢品賺的錢還是入不敷出。

還要給表叔提供在在農村收購古玩傢俱的錢,閻解成十幾年靠著系統簽到和賣水果,也不過攢了一萬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