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刀起刀落(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最終勝出的,究竟會是哪一道菜餚呢?
在觀看做菜時議論不休的看客們,現在卻全都閉上了嘴巴,因為他們知道,要想評價三大名樓總廚料理的菜餚,自己還遠不夠資格。
放眼揚州城,能有這個資格的,除了三大名樓的現任老闆,還能有第四個人嗎?
負責主持名樓會的周經理清了清嗓子,目光畢恭畢敬地從馬雲、陳春生和徐叔身上依次掃過:“大廚們的作品都已經完成了,請三位上臺品評。”
徐叔看看馬雲:“馬老,您德高望重,就從您這裡開始吧。”
“唉!”馬雲擺了擺手,“不可喧賓奪主,陳總,還是你先來。”
陳春生把身體往椅背上一靠,似乎早有想法,不慌不忙地說道:“我看哪,我們也不用謙來謙去的。今天是三大名樓間的比試,由我們來做評定多少有些不太合適。姜先生遠來是客,對淮揚菜又頗有研究,所謂旁觀者清,不如由他來為這三道菜評個高下,如何?”
徐叔眉頭一皺,不免有些顧慮。透過昨天的接觸,他對姜山在烹飪上的造詣沒有什麼疑問。但此人畢竟是陳春生請來的客人,能否在評價時做到完全公正,卻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徐叔正在沉吟之中,馬雲捋了捋胡須,說道:“姜先生既是京城禦廚的後代,必然是見多識廣,造詣不俗。他來當這個評委,確實非常合適。我相信姜先生一定能將這三道菜的優缺點分析得頭頭是道,令三位參賽者全都心服口服。”
馬雲的這番話既給足了陳春生面子,卻又暗藏鋒芒。言下之意,如果姜山胡亂評定,給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那就難免會有人不服。
徐叔見馬雲說出了這樣的話,也就跟著點頭附和,心中暗自佩服:這馬老在揚州廚界縱橫了大半輩子,說出的話來果然老道,頗有兩把刷子!
看到三位老闆已經達成了共識,周經理向著姜山躬了躬身:“那就有勞姜先生挪步,上臺品嘗這三道佳餚!”
姜山倒是大方得很,並不推辭,微微一笑:“既然大家這麼看得起我,我也就不便推辭了。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見笑。”說完,他起身離座,徑直來到了擂臺上。
臺下的徐麗婕拉拉身旁沈飛的胳膊:“哎,怎麼讓他來做評判啊,他是陳總請來的,多半會向著‘鏡月軒’說話。”
沈飛卻搖了搖頭:“這倒不見得。這次‘名樓會’,比賽結果固然重要,大家最看重的還是籍此振大酒樓的名聲。如果出現評定不公的情況,只會對‘鏡月軒’的名聲有損無益。陳總閱歷豐富,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嗯,你說得倒也對。”徐麗婕歪著腦袋想了想,忽然又笑著說,“這個姜山昨天吃了我爸做的獅子頭,贊不絕口,說不定還會幫我們說話呢。”
此時姜山已經來到了擺放菜餚的桌案前,他用欣賞的目光在桌上掃了一圈,贊嘆著說:“這三道佳餚清淡典雅,雖然用料做法大相徑庭,但確實都極具淮揚菜的風韻。”
馬雲頷了頷首,插話道:“姜先生久居北京,沒想到對淮揚菜也頗有見地。”
姜山轉過頭看著馬雲:“中國幅員廣闊,每個地方的菜餚都有各自的地域特點,雖然看起來複雜,但只要摸清了其中規律,倒也不難掌握。”
“哦?”馬雲的目光炯炯閃動,“你能說得詳細一點嗎?”
“馬老是飲食理論專家,我說這些,未免有些班門弄斧了。”姜山客氣了兩句,停頓片刻,組織了一下思路,說道:“不同的地域總有不同的水土氣候,不同的水土氣候滋生不同的萬物,而天地萬物,又無一不被人所用。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兩者間的橋梁,便是‘飲食’二字。”
姜山這番話一出,臺下不少人都默默點頭,見識稍淺的年輕人則睜大了雙眼,似乎體會出一些道理,但又不是完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