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別看楊氏與齊氏都是主動擺出願意前去三房過節的模樣兒,齊氏更是主動將話到了這份兒上,等得眾人到了同軒館,楊氏還是出言阻止了錦繡,叫她不用去接洪哥兒與濤哥兒。

“之前我和你二伯母沒將他倆帶到花廳去,便是已叫廚房給他倆備了他們喜歡的飯菜,叫他們哥兒倆自己隨意了。”

“如今就算你去了,他倆想必也都吃完了,估計正在院裡蹲馬步消化食兒呢。”

這之後等得大夥兒在華貞的房裡圍著桌團團落座,錦繡只聽兩位伯母了幾句話,她也就徹底明白過來,這兩人為何今日破天荒的願意來三房,又不叫她去接兩個堂弟了。

原來別看兩位伯母一直以孀婦名義深居簡出,看似從不摻和這後宅之事,敢情兩人前些天也已敏銳的料到,這容府要變天了。

那麼莫是兩人心甘情願來三房聚一番,洪哥兒和濤哥兒也確實不能摻和大人正事兒不是?

“起來這也多虧錦姐兒這孩夠機靈。”大奶奶楊氏笑道。

“那天她趕巧去了我房裡,不但替我解了黃氏在我跟前哭哭啼啼的圍,臨走前還特地給我撂下一句話,她這就帶著她五嬸去找她父親求情去了。”

“若不是錦姐兒了這話後,老五沒出半個時辰就被方鎮撫帶走了,後來黃氏又出了那麼大事兒,我真是想也不敢,這容府的天終於要放晴了。”

二奶奶齊氏亦是笑道,萱姐兒和芳姐兒臨走前也特別交代了,叫我和大嫂不妨往你們三房多走動走動。

“是也好多來瞧瞧,有沒有什麼能幫手的。”

要知道那兩個孩出嫁後,一年到頭也總會回來孃家幾趟,兩人為何以前從沒過這樣的話?

“我就猜她倆必是這回回來後、總來陪著她們三嬸話,華貞你多少給她倆透過什麼底兒。”

華貞連忙笑著擺手道,這個功勞我可不敢當:“這定是她們姐妹三個總湊在一起悄悄話,錦繡跟她倆講的。”

既是話已到這兒,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正可以將那過幾天將要發生的事情給楊氏與齊氏聽一聽,也好叫兩人提前有個準備。

錦繡也便不需要華貞給她遞眼色,便笑著招呼身邊的海棠道,海棠姐姐不如先將人都領出去片刻,這裡暫時不需要貼身服侍,這菜也不用急著上呢。

若之前眾人的言談也不曾揹著人,只因誰都清楚,華貞這房裡服侍的丫頭們都挺可靠。

何況五房的現狀已是擺在那裡了,也就再瞞不過誰,更犯意不上刻意遮掩。

可誰叫接下來的話語就會涉及到蔣氏的下場,這下場又必須得是“病亡”,而不是三房或是誰對蔣氏明裡動的手呢?

只不過就算錦繡已是將丫頭們全都打發出去了,接下來她與華貞為了服楊氏和齊氏,還是頗費了一番口舌。

只因兩人竟是心有靈犀的打了同一個主意,想請大房和二房的兩位奶奶帶著兩個哥兒出去避一陣。

而這若是用錦繡的話來,就會比華貞的委婉得再準確一些、直接一些——那就是一定要避免蔣氏還擊三房不成,便對另外兩個房頭兒動起了手。

她這兩位伯母經過今日通氣後,確實會對蔣氏起了提防。

這之後哪怕是蔣氏一病之下納過悶來,不論她再用什麼名義傳喚兩人,兩人都可以一口咬定不去,也不叫兩個哥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