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奇怪的馬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顧開元這麼說,梅花更是高興得不得了,在屋裡進進出出地張羅泡茶,洗水果,做好吃的,惹得周氏母女幾個忍不住偷笑。
當相公的不願意出去求取功名,只願意在家做個閑散人士,梅花不但不反對,居然還樂呵呵的,這不是傻嗎?
可是荷花卻十分理解梅花的心情,在經歷過一系列坎坷之後,此時的梅花一定不想過那種人上人的富貴生活,只想守著顧開元,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
難得顧開元也這樣想,梅花能不高興嗎?
顧開元和梅花回了縣城,果然便有許多人上門拜見,又送了各種重禮,顧開元只撿那知根底的人家收了些田地,說是幫忙照管,又收了幾房老實巴交的人做管家。既然有了管家下人,就不好再住在租來的小院子裡,顧開元又堅持不肯收旁人送的宅院,說是怕收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荷花一家人對此很是贊同。
最後還是梅花拿了自己的嫁妝銀子,荷花和田大強幫襯了三百兩,再加上顧大娘這些年攢的百八十兩銀子,花了五百兩銀子在縣裡買了個小院子,又簡單修葺了一番,顧開元一家便住了進去。
顧開元得知這銀子是岳家借的,心裡十分過意不去,雖然他名下已經掛靠了些田地,但終究不是他自己的,他又是不肯占人家便宜的,一時間為這點兒“外債”煩惱不已。
朝廷規定的有功名的人可以免賦稅,比如說三十稅一,也就是每賺三十兩銀子就要交一兩銀子的賦稅,那麼掛在顧開元名下便不用交了,東北地廣人稀,柳川縣又是大縣,多的是坐擁數百晌甚至上千晌地的地主,偏偏東北人尚武輕文,有功名的人簡直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所以像顧開元這樣新出來的舉人自然最受歡迎。
那些地主當然也不可能讓顧開元白白出個名,若是該交三十分之一的稅,如今不用跟那些衙役和稅官打交道,又省下了銀子交稅,又省去了打點的環節,哪怕是尋常的地主每年至少也能省下千八百兩銀子,從中間抽出幾百兩“孝敬”顧開元,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原本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到了顧開元這裡卻行不通,他只說自己一沒出錢二沒出力,什麼都不做,不該拿這麼多銀子,讓人家把田地掛在他名下無非是為了幫鄉親的忙而已,人家千說萬說,他勉強不過,最多隻收了幾十兩銀子和幾樣禮物聊表意思而已。
結果這事兒傳出去,滿縣裡都說顧開元是個忠厚至誠的老實人,倒讓他的名聲越發好了。
名聲既然傳出去了,便有更多的人存心來結交,只要不是來給顧開元送禮的,顧開元還是很好相處的,所以這些日子顧開元一直早出晚歸,天天忙著應酬。
認識的人多了,經常有人來問他以後的打算,顧開元心地老實,便實話實說,說不願進京再考功名,只想在縣裡做個閑人,暫時還沒想好要做什麼。
他傳出去了這個口風,沒幾日便有人主動相邀,請他去設館教學。
如今在外教學的幾乎都是些酸秀才,但凡能中了舉人的,哪怕考不上進士,做個教諭、縣丞、主簿之類的還是綽綽有餘的,這可都是又清閑又有油水的小官,沒人樂意去坐館教孩子。
像顧開元這樣中了舉卻不肯進官場的舉人,實在是寥寥無幾。
所以別人一聽說他不願做官,便趕緊來問問他肯不肯教學生,更是開出了一年一百兩銀子的高價,其他四季衣裳和禮品等尚且不算在內。
顧開元問明瞭對方是縣裡大戶人家設的私館,專教富貴人家幾個子弟的,回來跟梅花商量了一番,便應了下來。
有了這幾個進項,顧開元的日子就滋潤多了。
而梅花這邊回了縣城,就跟荷花去找薛神醫,沒想到薛神醫出門遠遊,據說要年後才能回來,梅花和荷花只好失望而歸。
臨近臘月,已經下過幾場不大不小的雪,荷花的鋪子已經漸漸步入正軌,她不必再天天守在鋪子裡了,只管隔十天八天去縣裡看看,其他事情則統統交給了田二民照管。因為天氣越來越冷,她更多的時候是在家裡管理一下暖房,算算小賬,小日子十分舒心。
縣學裡也快放假了,吳明在家的時候越來越多,兩人閑來無事烤烤火,下下棋,做些小玩意,其樂融融。
這日好不容易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接著便是放了大晴天,荷花來了興致,叫上吳明和杏花出去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