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親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氏本來還擔心她回去跟田大力吵架,現在看她自己想通了,自然也是高興。
“三弟妹,你這話說得在理兒。咱們都是有兒女的人,咱們平時說啥話做啥事兒的,那孩子都看在眼裡呢,你能這麼想啊,將來三金四九肯定能孝順你。”
聽人誇自己家孩子的話誰不愛聽,田徐氏說起兩個兒子來就滿臉地笑。
“三金這孩子就是心眼太實誠了,這家裡啥也不缺,這大冬天的,他還不肯歇著,家裡的活都讓他包了,前幾天還聽他跟人商量,說要抓蛤蟆去,你說這麼冷的天,他要去抓蛤蟆,那不得凍壞了啊?我死活不讓他去,他這幾天又讓四九教他認字,說要跟荷花學,看看藥材的書啥的……”
周氏笑著說道:“認字可是好事兒,雖說三金歲數大了點兒,可咱又不想著讓他考狀元,多學幾個字,要是會看書了,將來也能多個本事。”
一旁荷花問道:“三嬸,四九哥還沒放假吧?要是他沒工夫,讓三金哥上我家來也行,我教他認字,我家還有幾本藥材的書啥的,他想看就拿去。”
田徐氏連連擺手:“那咋行?你那麼忙,哪有功夫教他?再說你那些書都是有用處的,三金要是想看啊,回頭讓他自己買去。”
旁人不知道,田徐氏可是知道的,田大強家多虧了荷花會讀書認字,鼓搗藥材啥的,才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再說荷花正忙著種蘑菇呢,這是賺錢的大事兒,她可不想耽擱荷花。
荷花知道田徐氏是不想給自己添麻煩,再說他家如今也不缺買書那幾個錢,也就不勉強了。
女人們在一起嘮嗑就是一些家長裡短,田徐氏說完了正事,又問起梅花最近的狀況。
“前不久讓人從縣裡捎了信來。”周氏一邊拽著滿炕亂爬的小七,給他擦了擦腦門上的汗,一邊說道,“說是在縣裡安頓下來了,大姑爺在縣學裡讀書,他們就租了個離縣學不遠的一個小院子,說是小明託了同窗給尋的房子,價錢倒不貴,一個月三百文,地方雖說不大,就三間小屋子帶個前後院,好在他們如今才一家三口,也住得下。親家母是個勤快的,才住進去就開始織布,就是縣裡處處要花錢,還有些不習慣……”
田徐氏安慰道:“住一陣子就好了,要說還是住縣裡好,買個東西或者賺點錢都比咱們村裡頭方便,再說大姑爺又中了秀才,也是讀書人家了,等梅花再生個兒子,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兩人正說著,小七忽然尿了,棉褲濕了,翠花忙給他換了褲子,又拿了尿濕的褲子出了屋。
見翠花出去了,田徐氏壓低聲音對周氏說道:“翠花年紀也不小了,二嫂可有合適的人家?”
周氏愣了愣,想起翠花最近的異樣,可是又不能確定,只好含糊地說道:“我這不也犯愁呢麼!”
荷花在炕沿坐著,防止小七爬到地上去,聽見兩人說起翠花的事,不由得看了過去。
只見田徐氏往周氏身邊湊了湊,笑著說道:“我前幾天回孃家,倒是聽說我們那邊有戶人家,想給自家兒子尋門親事……”
翠花的親事一直是周氏的心病,之前也讓田徐氏幫忙打聽過,可是那時候家裡條件也不好,後來家裡又發生一連串的事兒,梅花的事兒,王驢蛋來提親的事兒,這麼一拖再拖的,翠花的年紀就大了。
如今聽田徐氏這邊有了訊息,她不由得眼前一亮。
“啥樣兒的人家啊,三弟妹你快跟我說說。”
田徐氏就詳細地說了起來:“是我們村裡的坐地戶,家裡有五六晌地,養著一頭牛,前幾年新蓋的七八間的大瓦房,兩口子四十來歲了,就養了一個兒子,如今有二十歲了,模樣還算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