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十分過意不去:“這麼老遠的,你們拿這麼多東西幹啥?家裡啥也不缺,你們留著自己吃吧。”

梅花笑道:“都帶來了,娘就收著,下次再來就要等過年了……”

看周氏眼圈微紅,梅花忙岔開了話題:“娘,我還做了點兒東西,娘來看看。”

說著就開啟了自己帶來的小包裹:“我婆婆跟收山貨的人買了一塊貂皮,雖然不大,毛卻出得挺好,我就給爹做了一個貂皮帽子,給娘拼了一個毛領子,冬天風冷,這個貂皮很保暖的……”

周氏看梅花除了貂皮帽子和毛領子,還給兩個小子做了幾件棉襖棉褲,還有一式三套的棉帽子棉手套,上面各繡了精緻的花鳥圖案,就知道這是給三個妹妹的了。

周氏剛忍住的眼淚差點兒又落了下來,埋怨般地說道:“你才成親一個多月,又要搬去縣裡,家裡事兒那麼多,還給家裡人做什麼東西,累壞了自個兒的身子可咋整?”

雖是抱怨的語氣,卻滿滿的都是心疼。

梅花笑道:“沒事兒,只是做些小東西,也不費什麼事兒。這也是我婆婆的意思,娘,你就收著吧!”

周氏想著這貂皮還是顧李氏給他們尋來的,心裡既感動又欣慰。

看來,顧家母子倆對梅花是真的很好。

杏花早就美滋滋地捧了自己那套棉帽手套,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

“大姐,你手真巧,這棉帽子比外頭賣得都好看。”她迫不及待地戴在頭上,拉著荷花讓她看,“快看看我,好不好看?”

荷花噗哧一笑:“好看好看,三姐最美!”

杏花一副得瑟的表情:“還是大姐最知道疼人!”

她這麼插科打諢的,讓屋裡的氣氛輕鬆了許多。

這時翠花跑了進來:“荷花,上次那壇子高粱酒你放哪了?”

“我給放倉房裡了啊,就在蜂蜜那個架子的下面。”荷花說著站起身,“還是我去找吧,二姐,中午做點啥吃的啊?”

姐倆這麼說著話,梅花也站了起來:“爹,娘,我去幫著做飯。”

周氏忙道:“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還幹啥活啊,坐下陪娘嘮會兒嗑。”

梅花笑了笑,低聲說道:“就是因為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才想給爹孃做飯的……娘,我一會兒就回來。”

見梅花這麼體貼,周氏心裡又一陣難受。

可是沒辦法,梅花出嫁了就是顧家的媳婦,想回孃家給爹孃做飯吃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

荷花怕她們難過,趕緊拉了梅花出門:“大姐,你先去灶屋燒火,我去找了高粱酒,再去撈幾條魚,我記得大姐夫愛吃鰱魚。”

翠花瞪了她一眼:“大姐穿著新衣裳,你讓大姐去燒火?有沒有點兒眼力價啊!”

說著拉著梅花走了:“大姐,我來燒火,給你打下手。”

荷花看兩個姐姐去了灶屋,自己笑著跑去倉房了。

等她提了魚回來,還沒進灶屋就聽見梅花的聲音:“……你過了年可都十七了,有啥打算沒有?”

荷花一怔,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就聽見翠花不以為意的聲音:“啥打算?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

梅花的聲音有些焦急:“你覺得好,爹孃可不這麼覺得!你看看咱們這十裡八鄉的,哪有十七歲還沒說親事的姑娘?你不著急,爹孃心裡可著急呢!”

翠花的親事一直是周氏的一塊心病,這兩三年到處打聽,卻總是沒有合適的。

灶屋裡一片安靜,翠花半天都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