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猜到了他的顧慮,說道:“我尋思著,咱家先把土坯房蓋起來,過幾天我去縣裡給老姑送菜,順便去問問吳明,要是能弄到琉璃,咱就鑲琉璃的窗子,要是弄不到就算了,大不了都種蘑菇,也不耽誤啥。”

田大強想著,荷花有本事,就算種不了青菜還能種蘑菇,房子總不會白建的,再說一入冬家裡人都閑著也沒事兒做,鼓搗著種點兒蘑菇青菜啥的,也好打發時間,便答應了下來。

一家人又繼續商量著找誰家來幫忙,房子怎麼蓋,窗子要留多大,還有冬天下了雪往後院不好走,路也要鋪一下之類的細節問題,直到小七再次被吵醒,大哭了幾聲表示抗議,一家人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了這個話題。

荷花回到自己屋子裡,躺在炕上的被窩裡,還是興奮地睡不著。

她還以為自己的提議會讓家人反對,畢竟在冬天種植蔬菜,在古代還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可是沒想到,家裡人居然這麼支援自己。

想著這個漫長的冬天終於有事情可以做了,她覺得渾身都充滿了鬥志,琢磨了好久,才漸漸進入了夢鄉。

未來,真是一片光明呀!

次日田大強就去尋人手,如今秋收差不多已經結束了,不少人還想著入冬前再找點兒活計貼補家用,田大強為人又大方敞亮,所以人手很好找。

建土坯房比磚瓦房要容易,田大強找好了人,又和田大力去了一趟七裡鋪,買好了蓋房子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很快,後山上就開工了。

梅花出嫁了,家裡兩個小子還離不開人,荷花和翠花就擔起了給幹活的人做飯的任務,好在家裡糧食和菜都充足,有時候翠花殺兩只雞,有時候託老趙頭去七裡鋪幫著買十幾二十斤豬肉,天天肉蛋不斷,做的大鍋飯油水十足,幹活的人越發賣力。

還不到一個月,土坯房就蓋得差不多了。

期間荷花去了一趟縣裡,一是給田芳送菜,二是問吳明琉璃的事情,結果把她嚇了一跳。

這事兒是吳明的同窗幫忙打聽的,整個府城範圍內,能製作琉璃的只有三家大戶,都是很有背景的,一家主做飾品和擺設等小件,另一家擅長做琉璃燈盞和琉璃瓦等用品,還有一家是新興的,聽說有皇商的背景,做出來的琉璃製品幾乎都送到了京城和南方等富庶地區,根本不跟底下這些小商販交易。

這三家裡,只有做琉璃瓦那家能燒出來荷花需要的琉璃窗,可是人家卻沒有廢品,要想買他們做的琉璃窗,只能花高價定製,一尺見方的琉璃窗,就要三十兩銀子一片。

這個報價完全超出了荷花的預期,她算了算,就算每個屋子只安一個琉璃窗,也要四五百兩銀子,這些銀子她不是花不起,只是覺得不值。

東北冬天的白晝本就短暫,才一尺來寬的琉璃窗,能有多少陽光啊,就算安上也沒什麼太大效果。

再說這麼多銀子,她要種多久的蘑菇和青菜才能賺回來啊!

不過她知道,這個報價其實不算黑,畢竟琉璃這個東西在古代可是很金貴的,無論是配方還是人工都很昂貴,而且這種東西,尋常百姓是不會買的,只有講究的大戶人家才會用到,所以産量更少。

吳明見她一臉沮喪,安慰她說,對方可能只是忽悠他們,這燒琉璃哪有不出廢品的,只是人家怕砸了招牌,有廢品寧可砸碎了,也不願意往外賣。

荷花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可是既然這樣,她之前的想法就實在行不通了。

好在她還可以種蘑菇,至於青菜什麼的,種不了就算了,以後有了銀子,再做打算。

荷花這麼想著也就想開了,銀子這東西沒有賺夠的時候,還是量力而行吧。

從縣裡回來的時候,她特意去看了看玉容嬌胭脂鋪。

幾個月前那種火爆的場面已經不見了,不過玉容嬌的生意依然很好,過了秋收,正是農村嫁娶最多的時候,依然有很多要出嫁的姑娘來買玉容粉,連帶其他的胭脂水粉也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