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吳明和馬德勝,家裡就開始忙起來了。

先是秋收,後山那幾塊地雖然是頭一年種,可是田大強伺候得好,種的又多是高産作物,苞米和粳米等各種糧食都收了不少,再加上地瓜和豆子等雜糧,足足收了兩千多斤。

這麼多的糧食收下來,該曬幹的要曬幹,該磨的要磨,倉房放不下,還要擴大地窖,一家人忙得團團轉。

荷花抽空算了算賬,有了這麼多糧食,自家過冬的糧食省了一大半的錢,難怪田大強和周氏心心念念地想種地。

糧食雖然不用再多買,過冬菜還是要預備的,春天的時候田大強沒什麼事兒,在後院圍了好大一個菜園,到了秋天收的菜多的吃不完,眼瞅著天氣越來越冷,一家人把後院子的菜地收割幹淨,豆角絲茄子絲黃瓜片等各種幹菜曬了滿院子,屋簷底下掛著一串串的紅辣椒和蒜,所有的空地包括屋頂都鋪上了苞米,遠遠望去金燦燦的,滿眼都是豐收的景象。

家裡的活計又多又雜,好在田大力和田福忙完了自家的地就來幫忙,總算沒有耽誤秋收。

除了糧食和菜,後山還有其他的出産。

首先是荷花種的蘑菇,原本只是在山裡頭撿回來的菌絲,沒想到其中一種蘑菇繁殖極為迅速,只要雨水充裕,一個月就能收獲一次,荷花便重點培養這種草菇,幾個月下來,已經很有些規模了。其他幾種蘑菇雖然生長速度慢一些,兩三個月也都能收獲了,除了往田芳酒樓裡送的幾次蘑菇,這次收獲的各種蘑菇曬幹了,差不多有六七百斤。

和蘑菇相比,木耳的種植只能算是差強人意,雖然長出來一些,卻遠遠算不上豐收,不過荷花也沒在意,畢竟第一年只是試驗階段,只當是積累經驗了,木耳菌絲她留著,準備明年繼續種。

最後的就是那些藥材了,這可是荷花準備作為長期目標重點發展的物件,這一年她開闢了許多試驗田,沒事兒就跑到山上去拿了小毛筆做記錄,對各種常見藥材的種植都有了不少經驗。尤其是幾種一年或者兩三年就可以收獲的藥材,比如防風,黨參,黃芪等,生長週期短,又是市場需求比較大的,荷花都格外重視,準備蒐集好經驗就擴大規模搞種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藥妝方子裡需要的藥材,也都是她重點培育的物件。以後她要做這方面的市場,原材料可一定不能少。

頭一年她種植經驗不足,大部分還都在摸索和試驗階段,所以對産量也沒有太大的期望,能積累到經驗她已經很滿足了。

到了秋天,便有商販進山來收山貨,村裡人都知道他們家買下了後山,時不時就有人來打聽他們家賣不賣山貨。

這些事田大強都會跟荷花商量的,荷花打聽了一下收購的價格,自己在家裡算了算,若是家裡東西不多,賣給商販倒是省下了運輸的費用,可是她家只蘑菇就要賣掉至少四百斤,還有各種藥材和其他山貨,再加上田大強這半年來在後山下的套子挖的陷阱,雖然獵的山雞野兔都進了自家肚子,可兔子皮也攢了三四十張,這些都要賣掉,那就不如他們自己僱個車去七裡鋪了。

田大強聽荷花說得有理,跟田大力商量,田大力也贊同,他家今年糧食豐收,也要賣掉一部分,正好可以一起去七裡鋪。

去七裡鋪當天就能回來,藥材和蘑菇也都容易出手,荷花就沒跟著去,田大強和田大力兄弟倆趕著牛車,拉著一大車東西去了七裡鋪。

等晚間田大強回來,高興得兩眼直放光,身後田大力的牛車還拉了滿滿的白菜蘿蔔等過冬的菜,兩個人都是笑呵呵的。

田大強一路都憋著沒敢跟人說,看見荷花迎出來,立刻大聲說道:“荷花,你猜猜這回爹賣了多少錢?”

荷花被他突如其來的大嗓門驚得一愣,頓了頓才說道:“爹,你喊啥啊,嚇我一大跳。”

田大強不好意思地笑了,趕緊壓低了聲音:“爹這不是高興的嗎?”

荷花招呼翠花和杏花出來幫忙卸車,看著圍著自己打轉的田大強,笑道:“爹,你這是收了多少銀子啊,這麼高興?”

田大強就等著荷花問呢,忙一樣一樣說給她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