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比試(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他平日裡教書都是以聖賢書為主要,對於這些早已不存於世的古籍,他從未跟學生提起過,更不會說研究探討了。
可聽吳明這麼一說,似乎對這四本書的內容所知頗深。
田宋氏也是一愣,遲疑了片刻才說道:“你都說來聽聽。”
吳明便說道:“鄭玄認為,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鄭玄是東漢經學大師,對古籍造詣頗深。東漢經學家賈逵也認為: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國之戒。至於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幾位古人,後世《尚書大傳》、《風俗通義》、《戰國策》等書均有不同說法,因為三墳五典已經失傳,所以已不可考。”
“西漢孔安國所做的《尚書序》則認為,三墳五典乃是三易五經,八索是八卦,九丘是九疇,乃上世帝王遺書也。孔安國是孔子後裔,因此這種說法也頗為流傳。”
“亦有人懷疑,《左傳》中關於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四本書皆是劉歆偽造的,其實從不曾存於世。亦有人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並不是書,因為上古時期,圖畫文字皆刻於泥板或者陶器上,‘墳’指的便是刻字的泥陶,‘典’是陳列在案幾上的文書,由竹木,石板,皮革絲帛等製成,是少典族發明的,因此名為‘典’。‘索’指的是結繩記事。‘丘’是可以平鋪在桌案上的巨幅畫作……”
聽著吳明侃侃而談,屋裡其他三個人都震驚無比。
荷花看著神態從容的吳明,那目光就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這麼冷門的知識,他是怎麼知道的,還記得這麼清楚?!
吳明說了好一會兒,才發現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很不對勁,趕緊打住了話頭。
“師娘,學生只知道這些了,如有遺漏,還請師娘多多指教。”他謙恭而誠懇地說道。
田峰的藏書裡的確沒有這些內容,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在來小田村之前,在府裡是讀過很多書的。
府裡有許多外頭不曾有的孤本古籍,他出於好奇曾經翻閱過,這些題目對他來說,實在不在話下。
田宋氏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不禁感慨道:“你說的一些說法,連我都不曾聽說過,還談何指教?”
說著她便轉向田峰,神情比剛才多了幾分欽佩:“夫君的確才識過人。”
田峰滿面春風,撚須笑道:“是吳明博覽群書,才智非凡。”
這話從田峰口中說出來,已經是非常高的贊譽了。
荷花看著兩口子笑眯眯的樣子,再看看吳明,也是一臉與有榮焉。
只可惜她還沒等笑出聲,就被接下來一瓢涼水澆得笑不出來了。
“好,現在該考荷花了。”
荷花那心情頓時覺得就像咬了一口苦瓜似的,小臉都擰成一團了。
“先生,我讀書少,您就別考了。”
她可沒吳明那個本事,要是再來一個什麼丘啊索的,她肯定要出洋相了。
田峰看到自己學生那麼出息,正喜氣洋洋的,哪裡肯答應,便笑道:“莫怕,為師不難為你便是。”
反正就算再難為荷花,這第一場自己也是贏定了的,還博得了妻子的誇獎,田峰自然不會再難為荷花。要是荷花答不出來,田宋氏臉上也沒光彩。
於是田峰就在書架上隨手拿了一本書,遞給荷花。
“這一場比試的是讀書,你從這本書裡挑一篇,讀下來再解釋一下,就可以了。”
這已經是很簡單的題目了,荷花也清楚這一點。
她低頭看了一眼,見田峰拿給自己的是一本《陶淵明集》,先稍稍鬆了口氣。
幸好自己平時喜歡看雜書,跟田宋氏學習的過程中也看了不少書,這本書還不算難。
田峰讓她自己挑一篇,她也不客氣,翻到《桃花源記》那一篇,通篇朗誦再加上整體翻譯,很輕松就過了關。
這一刻,她倒是很感謝自己前世的老師,逼著他們背課文,沒想到居然這時候用上了。
第一場比試,吳明以絕對性優勢取得勝利。
接著是比寫字,由田峰出題,田峰心情正好,就命兩人各寫一篇《蘭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