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看周氏吃個沒完,就問三金:“三哥,你家還有這種果子嗎?我想跟你買點兒,給我娘吃。”

不等三金說話,徐氏就忙道:“都是一家人,說什麼買不買的。三金,去把剩下的果子拿來,都給你二大娘拿回去。”

周氏不好意思地說道:“這哪行,還連吃帶拿的……”

徐氏笑道:“左右不過是孩子在山上採的野果子,又不費什麼錢,二嫂喜歡吃就都拿去。”

不用她再催,三金早就跑出去,一會兒的功夫就提過來小半筐的山果。

“就這些了,一會兒我給你們家送去。”

周氏有身子不能勞累,荷花年紀又小,三金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自己把果子送到荷花家。

看著三金憨厚的臉,周氏不禁一陣感動,便問道:“三金和四九在家幹啥呢?”

這村裡的半大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幫家裡幹活,這年頭可沒什麼義務教育,讀書那是極少數的幸運兒才能做的事。

果然就聽徐氏說道:“能幹啥?左右不過就是瞎玩唄,摘個果子挖點野菜,劈劈柴啥的。四九今天跟他爹去河邊了,沒在家。”

東北冬天長,村裡人得預備很多幹貨和柴火,留著過冬天的時候用。

荷花看見三金就想起在村塾裡上學的那些孩子,忍不住問道:“三哥四哥咋不去上村塾呢?我看裡頭有不少他們這麼大的孩子呢!”

一句話出口,徐氏和三金的臉色都黯淡了下來。

“上啥村塾啊?家裡也沒那個閑錢供他們讀書,再說三金都十三了,再過三四年就要說媳婦了,還念啥書?”

荷花愣愣地聽著,看著在一旁低頭不語的三金,心裡感慨萬千。

同樣是孩子,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這時三金忽然抬頭說道:“娘,要不咱讓四九去讀書吧,我……我會使勁兒幹活,供四九讀書的!”

一番話說得屋子裡的人都愣住了,徐氏望著三金的臉,頓了片刻才說道:“你這孩子說啥話呢?四九都十歲了,還讀啥書啊?”

三金的臉憋得通紅,急忙說道:“娘,四九肯定是塊讀書的料,娘不知道,他沒事兒就去村塾外頭站著,聽裡頭的學生讀書,他會背好多書呢!”

看得出來,這番話在三金的心裡憋了很久了,借這個機會才說出來。

敘事還是頭一次聽見小兒子居然這樣想讀書,聽著聽著眼眶就紅了。

“三金,你年紀還小不懂事,這讀書可不是咱能讀得起的……”

徐氏又何嘗不想讓兒子讀書?就像大房的一鳴,打小就進了村塾念書,可是田家全家也就只能供得起那麼一個。

他們如今剛剛分出來,餬口都勉強,哪有能力再去供一個讀書的孩子啊?

三金語無倫次地說道:“娘,我能砍柴,我還能摘果子挖野菜賣,我能幹很多活,娘我求你了,你讓四九去讀書吧!

看到他這樣真心實意地懇求,一旁的周氏都不禁濕了眼眶。

“弟妹,我看著四九那孩子是個聰明伶俐的,要依著三金這麼說,這可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