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八方雲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百零五章 八方雲動
袁志文並不想和老百姓講什麼大道理,他知道,講大道理沒用,沒有什麼比利益更重要,所以,只要給老百姓足夠的利益,他們是一定會參軍的。
一個上午的時間,整個孫家峪就有一百人參軍,要知道,孫家峪一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人的樣子,這樣的數字,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參軍的人一多,袁志文就有了挑選的可能,這個年代,由於營養差,很多人都患有夜盲症,得了夜盲症的人,晚上是看不見東西的,袁志文第一件事就是將患夜盲症的人剔除出去,然後將鴨板腳的人剔出去,這是因為,鴨板腳扁平足)的人走不了長路,長途行軍只有掉隊的份兒。
除了這兩樣,身高不過一米五五的不要,年紀不到十六歲的不要,超過四十歲的不要,經過這麼一篩選,最後符合條件的只剩下六十多人,不過這六十多人個個都是精壯的漢子,身體素質很是不錯。
對此,袁志文很是滿意,他一向認為,兵貴精而不貴多,一支部隊的核心,只是那麼一小部分人做核心,其餘大多數人不過是擴大聲勢而已。
打個比方,太平天國時,三萬廣西出來的太平軍骨幹一路廣西打到南京,最後又北伐到了天津一帶,但是,當這幾萬太平軍骨幹被消滅之後,後期的幾十萬太平軍就成了烏合之眾,很輕易的被湘軍消滅掉。
人數多並不代表著戰鬥力強,相反,百戰餘生的老兵人數雖少,但卻具有極強的戰鬥力,長征後,由剩下的三萬紅軍改編成的八路軍,在平型關可以滅掉日本最精銳的坂垣師團精銳,可是後期八路軍擴充後,雖然人數上多了,但戰鬥力卻下降了,打硬仗的能力大大下降。
就拿袁志文自己的特戰營來說,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消滅了大量的日軍,這就足以證明精兵的重要性。
士兵少而精,一來有利於訓練,二來可以減少大量的物資消耗,三來靈活機動,目標小,不易被捕捉,反而容易取得好的戰果。
帶著六十多個新招計程車兵,袁志文和他的部隊再一次回到了金剛臺上,隨後的幾天,袁志文再一次派出部隊下山招兵,此時,孫家峪發生的一切已在山下各村傳開了,各村條寨都聽說了金剛臺出了一支專門收拾漢奸,給老百姓分糧分地的隊伍,一些活不下去的窮苦人紛紛到金剛臺來參軍,只幾天的時間,就又有上百人來參軍,袁志文依舊是對這些參軍的人挑挑撿撿,最後留下了六、七十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依舊不斷有人來金剛臺參軍,金剛臺的聲勢愈加壯大起來。
這一次的孫家峪之行,袁志文收穫極大,不但得了價值六萬大洋的金銀財寶,還招了不少的新兵,打響了豫東挺進第一支隊的名頭,經過這一次行動,整個商城附近都知道了金剛臺來了一股國軍,打漢奸,分田地。
凡事有利就有弊,雖然老百姓對袁志文部隊的印象不錯,但是,那些土匪與日偽軍卻不這樣認為,在土匪看來,又有人與自己爭地盤兒了,在日偽軍看來,金剛臺的隊伍旗幟鮮明反對自己,已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時刻想著鋤之而後快。
湯泉池,商城最大的土匪武裝黑水隊所在,黑水隊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劉鎮華在二十年代組建鎮嵩軍的時候,黑水隊的首領姜君飛就是鎮嵩軍的一員,他曾跟隨劉鎮華參與過圍攻西安的戰役。
劉鎮華後來將軍權將給弟弟劉茂恩,劉茂恩接手鎮嵩軍後對之大刀闊斧進行整頓和改革,姜君飛這樣的老土匪就被從軍中剔了出來。
對於姜君飛來說,參加鎮嵩軍不過是化匪為兵,現在離開鎮嵩軍也不過是化兵為匪,兵匪一家,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所以,姜君飛召集了一票人馬,佔據了湯泉池為禍一方,隊伍漸漸發展到二百多人,官府幾次圍剿但都沒有什麼效果。
日本人進入河南之後,難民遍地,利用這個機會,姜君飛招兵買馬,收攏了一些難民,整個隊伍擴大到了六百多人,成為了商縣一帶最大的土匪組織。
姜君飛的野心很大,一心想著要擴大地盤兒,不過他的勢力雖大,但這商縣的武裝多如牛毛,想要擴大勢力,坐這商縣綠林的頭把交椅又談何容易。
當姜君飛聽到金剛臺的訊息傳來時,他敏感的察覺到,自己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黑水隊與豫東挺進第一支隊已交手兩次,都是大敗,不過這兩次對姜君來說,第一次不過損失了二、三十人槍,第二次損失了一百多人槍,但在這個遍地可以撿槍,到處可以拉丁的時候,這點損失對姜君飛來說並不算什麼。
但姜君飛卻從金剛臺這支國軍的舉動中得到了一個訊號,一介這支國軍的戰鬥力很強,開始時只有幾十人,卻滅了自己一百多人,二是這支國軍很有策略,竟然搞起了共產黨原來的那套吃大戶的方法,以此來擴大勢力,收買人心,十天之內,竟由五十多人擴張到了二百多人,這拉隊伍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來以為除了日本人,自己稱霸商縣最大的對手只是新四軍的游擊隊,現在看來,自己又多了一個強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