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樹人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皓帶著十萬大軍在倭國足足帶了半年,而後才宣告班師回朝。雖說是班師回朝,但大軍並沒有完全回轉,元皓還是設法在倭國留下了五萬精銳在攝津之東,一個名為大阪的地方築造就雄城一座,以監控整個倭國。
終究元皓這一次在倭國做出的改變有些大了,元皓擔心自己的佈置被別人破壞,於是便在倭國駐紮了五萬人馬,並且將他那那極為信任的,滿肚子壞水的文醜醜留在了倭國。
元皓任命文醜醜為東瀛總督,統領中原在倭國的事務。
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任命,即使是文醜醜自己沒有想過元皓會將這樣重要的擔子交到他的身上。
作為一個很會察言觀色的人,文醜醜明白元皓當著大家的面宣佈的任命是無從改變的。只是文醜醜自己心中也沒什麼底氣,所以在得到了元皓的任命之後,他便誠惶誠恐的找到了元皓,向他述說了自己的擔憂。
“陛下!倭國新定,非忠勇之人不可坐鎮……我……我實在還是差了一些。”文醜醜皺著眉頭,小心翼翼的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你擔心什麼?”元皓無所謂的擺了擺手:“倭國,現在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是這裡的主人。”
“只是……這裡是心得之地……需要安穩……”文醜醜小心翼翼的試探著。
“安穩?這個地方需要什麼安穩?”元皓輕哼一聲,卻是反問文醜醜:“你對倭人究竟有多少了解?你以為他們的個性如何?”
“這……”文醜醜遲疑了一下,沉思一會,這才回答道:“倭人好鬥,生性殘忍,心中常懷憂慮……他們眼界狹窄,沒有什麼大局觀,喜歡強者並願意臣服於他們,但是對弱者,他們充滿了卑鄙……他們都是一群狼,能不能將這群狼化成狼狗,我沒有多大把握……”
“你倒是直接……”元皓淡淡的笑了。笑過之後,他卻是輕輕的拍了拍文醜醜的肩膀:“這件事不必太過在意,你不必將他們想到太過厲害,也不必求著將他們化為狗……我中土的力量終究還是在自己的身上,我並不缺給我當狗的人!”
元皓輕笑著說道:
“對於倭國,我有希望……我希望他們混亂起來,互相征伐,彼此敵視,所有‘人傑’皆在一次又一次的內亂中消耗自己的力量。倭國不可統一,誰強大,你就打誰,我們有強大的海軍和強大的陸軍能夠在倭國任何一個地方登陸,給予他們打擊。
凡是聽從我們的人,你就給他一些好處,但這些好處都必須有相應的代價——這個代價可以是倭國之上的一切東西,包括倭國的人口。這是一項長期的國策,是需要一百年,兩百年堅持下去的。
只有在倭國彼此仇視再也沒有統一的可能,倭國的美女盡入我中原人懷中的時候,這個國策才能發生變化。我希望在你的治下,倭國是我們最好的金銀産地,最好的奴隸産地,也是全天下最卑賤的地方……我不希望看到倭國崛起。”
“嘶……”文醜醜聽聞元皓如此吐露自己的心扉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命令……這樣的目標……真不知道這些倭國人究竟是哪裡惹得陛下的發怒。若按陛下的命令做下去,只怕是百年之後,所有人看到的將是一個孱弱,混亂,卑賤的倭人地區!這真是要讓他們千世萬世為奴為婢啊……狠,真狠!”
想到這裡文醜醜偷偷的看了一眼元皓,心中不由得有些驚懼。
他以前一直以為元皓是一個仁慈的人,其所作所為雖然有些許豪氣,但卻多了幾分仁慈,似乎並不適合這個紛亂的世道。如果不是元皓用秘法制住他的性命,他是不怎麼看好元皓的。畢竟,在這樣的世道裡只有梟雄才能活得下去。
而元皓,怎麼也不像是一個梟雄。
但這只是以前的想法。到現在,文醜醜才駭然的發現,元皓哪裡是不懂得那些心狠手辣的梟雄手段,只是他尋常不動用。或許,他的手段只對自己厭惡的人動用,中原人,那些不成得罪他的人,他是不會用這樣的手段的。
“這是一個有底線,有目的的郡王,他真切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又明白哪些是自己不能做得。”文醜醜定定的看著元皓,心中感嘆:“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中原變得更好吧。”
從元皓的居所離開,文醜醜回到自己的住處,思索元皓今日對自己吐露的心扉,思索這些天元皓下達的幾個命令,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些倭國人分裂,然後衰弱……將自己的手段飽含在冠冕堂皇的德政之下,果然是殺人不見血啊。”
文醜醜嘆息這,心中對元皓的佩服越發強烈了。
他想得沒錯,這些日子元皓下達的那些命令,就表面上看去是一回事,可實際上卻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元皓下達了勸學令,下令將倭國各大世家、豪門、門派的弟子,只要是十歲以下的都必須送入於大阪城中建成的學宮進行啟蒙。啟蒙之後,學宮會擇其優異之人送入中土學宮進行修行。
大阪的學宮據說被分為文武二道,而就元皓的講解來說,讀文者的地位卻是遠在習武者之上。
重文輕武,弱倭國人之風,這是元皓定下的第一條“毒計”。這條“毒計”是包含在教化倭國精英,讓他們知廉恥懂禮儀的基礎之上。
而元皓的第二條法令,則是分封令,元皓將倭國領地全部分給了倭國的這些投降者,讓他們統領地方。
元皓給這些分封者以巨大的權利,在平時他們只需每年供奉大明領地內四分之一的産出就可以了——這是公佈於天下的國稅,元皓讓所有倭國人都知道,大明的皇帝並不貪婪。
大明並未插手倭國的內地,倭國百姓面對的還都只是他們他們原本的那些人。也就是說那些人如果因此而做了什麼事情,那倭國的百姓也只是仇恨他們,並不會將大明人給恨進去。
至於分封的下去的結果,那些得到領地的人會發現除了自己的老窩之外,自己的周圍往往都是和自己不怎麼對付人。
不對付,就會有矛盾。而現在這些是矛盾,那以後說不定就會變成仇怨,變成戰爭的理由。
這便是元皓的第二條“毒計”。
除此之外,元皓還下令實行“爵城制”,即你擁有怎樣的爵位就擁有建造怎樣城池的能力。城池的各項規格又都有各種各樣的規矩,有些規矩往往需要更多的奇珍異材,以及更多的人工。
這絕對是一個大工程,而在風雲這樣的古代,各項技術還沒發展到一個機械化地步的時候,想要做這種大工程無疑是極為“國力”的,而國力消耗的結果就是讓那些所謂的國主變得更加“貧困”!
與此同時,元皓還向那些國主推銷各種工業化的奢侈品。這些東西,算上原材料和人工費,以及別的一些成本,在元皓的統計中算不得什麼,可是因為産品本身的精緻和閃亮,賣給這些倭人卻能夠賣出好價格。
元皓說這些東西有格調,能夠擁有就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以此來推動這些東西流傳。而這些東西流行的結果,就是讓這些人的錢包又癟了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