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卡洛的天空擁有一種格外迷人的蔚藍,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宣告,歡迎來到地中海。

沿著海岸線向遠處望去,一條時而彎曲,時而筆者的公路上面,莫樹和王一檸駕駛的新賽車正呼嘯著飛奔而來。

柏油路,莫樹的最愛,也是他最擅長的賽車路段。

怎麼說莫樹也是場地車手出身,雖然兩種賽事跑法和技術不盡相同。

可說句實在話,莫樹這段日子著實有些厭煩了瑞士賽段那種隔三差五的顛簸跳躍,還有那幾乎沒有抓地力可言的路面狀況,更是讓他想盡早回歸到柏油路面。

可惜,現實情況和他期望的卻大不相同,真正的嚴酷的比賽才剛剛開始而已。

蒙特卡洛站名氣極大的原因還有玄妙,因為這裡的柏油路面,可是有著“車手噩夢”的稱號從而聞名世界。

早晚溫差極大,冰雪、幹地、濕地路面混合出現,是蒙特卡洛所有16個賽段共同的特點。

而最可怕的是,也許你在勘路的時候,某路段還很顯得非常幹燥,而等你明天起床參加比賽,那曾經幹燥平整的路段可能已經被冰雪,或是被極不容易發現的冰層所覆蓋。

選擇什麼輪胎出戰?採取什麼戰術?

到了賽段的哪個位置應該格外小心?

這些問題都是讓車隊、車手和領航員難以預測的頭疼關鍵。

瑞士站的冠軍,這一站繼續首發。

訊息一出,對神祇車隊和莫樹來說,絕對又是心口的一擊重錘。

然而,在勘路的時候莫樹仍然選擇了一次完成,這讓卡本黑金和慕尼黑之光車隊都徹底吃了一驚,難道這莫樹對大自然沒有一絲敬畏之心嗎?

也不盡然,莫樹有著與別人不同的想法,他認為一次如果能夠看清所有賽段細節,何必勞神第二次。

況且,王一檸現在做路書的本事越來越高,等到了關鍵時刻,相信她也自然會派上用場。

確實,他們應該有這種自信。

但是,應該不同於確定,是存在風險的。

就在剛才,ss1賽段剛剛出發兩公裡的一個彎角,若不是王一檸即使提醒路面上有暗冰,恐怕就是連莫樹的技術也無法阻止賽車滑出路面。

而這臺新賽車讓莫樹也極為憋屈,排量太小,沒什麼速度可言,和他之前的賽車無法同日而語。

更嚴峻的問題是,當ss1賽段跑出5公裡後,剩下的13公裡全部是爬山路段,即將進入山路的莫樹甚至有些懷疑,這臺2.0自然吸氣發動機能不能完成此項重任。

領航王一檸看出了莫樹臉上的不悅,說真的坐在副駕的她更無聊,莫樹還完全不用她報告路書路況,有時候她甚至都有些睏倦。

這就如同在空無一人的高速公路,曾經120公裡的限速忽然間讓你降到60,實在是太慢!

“莫樹,你可千萬別睡著了!”王一檸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無論如何她也不能讓車手犯困。

“唔...你說這賽會搞什麼,今天的賽車簡直就是在比誰更慢!”莫樹抱怨道。

然而,在其他車隊的賽車內,景象卻是完全顛倒過來的。

慕尼黑之光的羅恩·託馬斯剛一出發,就在莫樹差點滑出賽道的彎角翻車了。

曾經的幾年,沒有莫樹的那幾年,他還基本每站都能保持在第二的位置,有時候魯斯萊茵發揮失常,他甚至獲得過幾次分站的冠軍。

可今年,怎麼就憑空冒出兩個華夏車手。

莫樹就不說了,之前他已領教過莫樹的厲害。

但是那個滿臉傷疤的艾赤翔又是從哪冒出來的?

以前怎麼沒聽說賽車界還有這號人物?

為什麼一出場就把他“千年老二”的稱號給搶走了?

在瑞士站勉強擠上頒獎臺的託馬斯感到丟人極了,話說今年車隊還特意花巨資為他打造了效能更好,操控更穩定的全新戰車。

他若還是這個成績下去,車隊方面不僅會考慮將他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