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千山暮雪(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百一十三章 千山暮雪
在神武大陸,上古時期文明昌盛,湧現出無數驚才豔豔之輩。
不說其他,光是儒道一門,便延伸出無數大能儒士。
他們或吟詩詠詞,或作畫彈琴,曾經一度獨領風騷,讓人望而生畏。
有人一口張開,便能生出永珍更新。
有人提筆一書,便能判人生死。
有人醉酒亂舞,也能獨創一門神奇身法。
儒道門內,弟子無數,相互交流之下,創造了無比輝煌的儒家時代。
不過隨著無數黑暗時代過去,曾經赫赫一時的儒道,此時也日漸凋零。很多儒士雖說依舊可以在詩詞曲賦,作畫彈琴等方面有所建樹。但施展出來的儒術,卻遠遠不及上古萬一。
可即便如此,若是能掌握儒術中的一門本領,也足以讓人生畏了。
宋志勇只是文華廟中,相對普通的一人,靠著不斷的勤學苦練,方才到達了武尊境一重的修為。不論是誦詩還是作畫,亦或者對弈,都是他的拿手好戲。當然,最擅長的,乃是彈琴。
不過對付葉清揚,這三項,甚至其中兩項,便已足夠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宋志勇收斂心神,眉頭微微一皺。剎那之間,便是進入入定狀態。
誦詩,雖說通常是誦讀先賢詩詞從而牽引大道永珍,但卻需要誦詩之人極高的魂力和注意力,一旦無法進入狀態,召喚出的天象便十分微弱。
宋志勇經驗豐富,瞬間入定,略一思忖,腦海中便出現了一首詩詞。
在儒道一門,雖說都是誦詩,但若是誰念出來的字數越短,牽引出的大道越強,就越能說明此人在儒道之術方面的造詣很深。
不過詩詞本身便是渾然一體,從中摘出一兩句來便能引發天象,這是何等艱難。
所以,很多儒士,往往都得在心中默默醞釀一番,好好感悟一下整首詩詞的意境,等自己的感覺達到最強時,方才一語道破,引發強烈的天象感應。
宋志勇整個人進入一種神奇的狀態,在反覆的醞釀沉吟之後,那原本渾濁的目光,卻忽然變得明亮起來。
他猛然抬頭,定睛看向葉清揚,大喝一聲,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知影向誰去!”
聲音甫落,頓時天地間產生一陣神奇的波動。
一時間,圍繞在秋山艦四周的雲層,忽然開始聚集起來,原本縹緲潔白的雲海,此時也變得暮色沉沉,十分厚重。
而站在下方的神文帝國一眾修煉者們,感受的更為明顯。
因為隨著這些厚重的雲層出現,他們更是看到,在上空中,忽然出現了一大片連綿起伏的山丘。這些山丘如同一條條臥龍,靜靜的躺在那裡,但卻給人一種極為壓抑蒼涼的感覺。
而在暮雲和山巒之間,隱隱有雪花落下。
在無數飄飄灑灑的雪花中,更有一個虛無縹緲的身影,不斷的在千山和暮雲之間來回盤桓。
那身影似人似鳥,若隱若現,十分迷離。
眾人看得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