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南達科他在介紹時候形容的那樣,以這個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為中心,整條喜馬拉雅高原山脈為主體,十多萬戰艦和工程艦耗費數十年時間修建的長城防線按照本土艦孃的文明水準,完全可以算的上是奇跡工程。

而現在,這個一直被詬病為了滿足中二皇帝陛下的個人興趣而修建的面子工程,第一次發揮起了它應有的作用。

“這是今天對面第幾次沖鋒?”曾經在歐洲戰區總督府受到刺殺的東亞戰區鎮國公白起大將站在秋明谷要塞的指揮中心,一邊整理身上的衣服一邊看著大大小小監控螢幕問道。

“這是今天第六次沖鋒了。”秋明谷要塞之前的指揮官,在三位大將來了後自動降職為副官的啟明少將對剛睡醒的白起大將敬了個禮回答道。

“這還沒吃早飯就已經發起第六次沖鋒了?對面的指揮官是夜戰專精嗎?”白起大將拿起侍從艦娘端過來的油條三兩口吃完,然後把咕嚕嚕幾口喝幹滿滿一大杯豆漿說道。

“卑職認為對方並不會被白天和黑夜的環境因素影響,從前天對方更替指揮官後,每一次的沖鋒間隔時間都很固定。”啟明少將開口說道。

“有意思,疲勞戰術嗎?我們的部隊精神狀況如何?”白起大將用手帕擦了擦嘴,完成了耗時沒超過一分鐘的早飯。

“影響不是很大,在設計之初我們已經設想了敵人使用連續不斷疲勞戰消耗戰的情況,目前輪換的守備部隊精神狀態良好。”啟明少將接著彙報道。

“損失如何?”白起大將接著問道。

“從淩晨十二點後的幾次戰鬥到現在,被對方重點關照的三十八軍守備陣線已經撤下來了三個團,第一波接敵的獨立十九旅團差一點被打散了編制。”啟明少將的彙報很淡定。

在對方突襲開始的那幾天,每一次的戰損還會讓這位少將緊張一番,在打了大半個月後,就算某支戰艦數量超過三千的軍編制被打滅了,啟明少將也不會有多少動容。

按照東亞戰區的軍事部署定義,六艘艦娘組成的小隊為“班”,十二艘到三十六艘都可以稱為“排”,五十艘為“連”,一百艘為“營”

三百艘一直到一千艘都可以稱為“團”,有時候一千多艘的也會稱為“旅”或者“旅團”

超過三千以上成“軍”,數量再翻了翻或者接近一萬的那種就是“集團軍”

數量介於旅團和軍之間的,可以稱為“師”,不過很少有“師”的編製出現。

一位東亞戰區的少校提督下屬至少有一到兩個“營”,入將銜的話就必須統帥一個“軍”

和其他戰區比起來,東亞戰區的特殊之處在於鎮守府的數量非常少,大多數提督以下級軍官的身份在其他提督麾下服役。

經常會出現一座鎮守府裡塞著幾千艘艦娘,然後有幾十位提督負責自己的崗位。

相對其他戰區,東亞戰區的艦隊雖然靈活性不太好,但是大規模軍團戰動員起來非常迅速。

在企業號的評價裡,東亞戰區艦隊編制,是為“大決戰”準備的。

正是這種團體優先,摒棄個人的“大決戰”的風格,造成了東亞戰區的現役艦娘數量雖然最多,但個體單船的戰鬥力不是很好。

和其他戰區一座中型鎮守府都至少有十幾艘英雄級艦娘鎮場子相比,東亞戰區經常出現一座鎮守府上千艘艦娘一艘英雄級都沒有的情況。

“三十八軍獨立十九旅團?是趙剛的還是孔捷的艦隊?”白起大將在回應的時候語氣也淡定無波。

“是孔捷中校的艦隊。”啟明少將說道:“對方突襲的時候,是獨立十九旅團準備早飯的時候,她們為了防止敵人偷襲,提前兩個小時準備的早飯,結果剛好和敵人的突襲時間撞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