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回特例引爭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眼瞧著郡主面帶不悅,小純有所收斂,低眉軟聲道“奴婢沒有頂撞郡主的意思,只是擔心旁人會質疑。”
饒是她有不滿,但也明白小純是為她好,也不與她計較,握著她的手展眉笑道“我曉得了,以後會注意些,多謝你的提醒,我是小家女,眼界兒窄了些,不似你跟著郡主多年,見多識廣,明白這當中的勾心鬥角,往後我若有做的不適宜之處,你盡管提出來,我會一一改正。”
小柯這姑娘十分虛心,不似原來的郡主那般清高,一不高興就給人擺臉子,小純這種心直口快的難免被訓斥,如今跟了替身郡主,她反倒覺得更自在,欣慰笑應,
“郡主對奴婢最寬容,奴婢感激不盡,往後也會注意說話的語氣。”
主僕二人同心同德,夫君又對她如此體貼,珈瑤暗謝上蒼垂憐,很希望這日子能一直幸福下去,與福靈安長相廝守,白頭到老!
且說得知了真相的福靈安內心一片坦蕩,對珈瑤未生芥蒂,反而比以往感情更深,但此事對父母不能瞞著,必須說清楚,否則日後難以解釋。
如他所料,父母不是尋常老頑固,皆是開明之人,聽罷她的故事,對她深表同情,傅恆還贊同王爺的做法,“那種不擇手段的女人的確該殺,換成是我,也不會讓她母憑子貴!”
才斥了一句就被瑜真推了推胳膊,回頭就見她正在使眼色,傅恆這才察覺到福靈安神情有變,估摸著是想起了自己的親娘,遂又改口,
“不過稚兒無辜,也虧得福晉心善,力保那孩子,她才得以長大成人。”
瑜真不禁感嘆,“所謂善惡有報就是這個道理了,若不是福晉做了一樁善事,王爺又該到哪兒找個相似的姑娘替嫁?”
耳聞父母平靜的討論此事,福靈安心下大慰,“這麼說來,阿瑪和額娘都不在意她的身世麼?不會因此責罰她罷?”
其實瑜真想看的事她的態度,只要夠坦誠,真相不重要,在此之前瑜真已然想過,只要不是蓄意蒙騙,心懷不軌,其餘的都可諒解,因為她很清楚,此事一旦揭發,倒黴的不知愉郡王,富察府也丟人,尤其是傅恆父子,定會被人笑話娶了個假郡主,兩人已然拜堂成親,難不成休了再娶繼妻?
好人家的女兒沒誰願意做繼妻,思來想去,還是維持現狀最好不過,於是決定不再深究,“她也是被迫無奈才替嫁,我們又怎會怪責?更何況她也算是王爺的女兒,算不得假郡主,只是不被承認罷了!只要你好好待她,夫妻和睦,我們也就當做不知情,她可以繼續頂著郡主的身份做你的夫人,切記萬事小心謹慎。”
聽罷母親的訓誡之後,福靈安又看向他阿瑪,傅恆並沒有發表意見的意思,但看兒子瞧著他,便道:“你額孃的意思就代表我的觀念,聽她的,她是一家之主。”
“小事我拿主意,大事還得你做主。”在孩子們面前,瑜真還是想給他樹立威信的,他卻渾不在意,“孩子們又不瞎,誰聽誰的還能看不出來?是罷瑾林?”
幹咳一聲,福靈安忍笑道:“阿瑪與額娘同心同德,總能心有靈犀的想到一處,少有分歧,難能可貴。”
這孩子慣會說話,瑜真也不為難他,“明日一早你就該回軍營去了,今晚我們也不留你在此用膳,你回去陪珈瑤,小夫妻單獨用膳更自在。”
本來今晚該和珈瑤一道過來陪父母用膳,奈何他情不自禁,將她折騰得太厲害,福靈安心疼她筋疲力盡,這才沒帶她來,恰巧母親這般善解人意,他也正好順水推舟的回去,“多謝額娘體恤!”
看著他告辭離去的背影,傅恆攬著瑜真的肩膀,相視一笑,皆盼著兒女們能夠和和美美。
棘手之事一件接著一件,雖有磨難,總算都圓滿解決,暫告一段落,次日福靈安便與連千山回了軍營,再過半月,便是晴柔大婚之期,因著是女婿入贅,婚事便辦在富察府,府上早已是紅燈高懸,為慶此喜,瑜真還決定用米麵賑濟窮苦百姓。
但此事需先上報太夫人,經由她老人家同意方可,老三家和老五家的頗有微辭,“額娘,每年咱們都是年關才賑濟,這才十月就放糧,那到年關還放不放?若然放兩回,豈不是虧了?”
經過調養,太夫人的身子已然大好,並不心疼那點兒糧食,“今年風調雨順,糧倉裡多的是米麵,有時儲存不當甚至會放壞一部分,還不如放給需要的百姓。”
回回都有理由,五夫人最是不服氣,只因她的女兒是開春出嫁的,除了嫁妝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優待,素愛斤斤計較的她很難忍住不翻白眼,“可府上其他的子孫成親都沒有這樣的先例,獨獨晴柔成親就要放糧,這是什麼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