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回誰告密?(第1/2頁)
章節報錯
傅恆已被禁足,無法再入宮,他的人若再去打探容易被皇上懷疑,萬一再抓住把柄更難解釋,於是太夫人吩咐傅文出面,找人在宮中打探,看這訊息究竟是誰走漏給皇帝的。
不必太夫人交代,傅文已在安排此事,他比誰都清楚,傅恆不能倒,此事可大可小,皇帝的脾氣古怪,誰也摸不透,有可能過幾日就不提此事,再找個藉口將傅恆調回軍機處做領班,也有可能就此對他生出嫌隙,再不重用,那麼整個富察家就會處於劣勢!
是以傅文必須替他化解這個危機才是!
宮中的訊息不大容易打聽,在皇上跟前伺候的人大都嘴緊,不會輕易洩露,有銀子也不一定能買通。
幸得鄂弼也在密切關注此事,就在傅文惆悵之際,鄂弼帶來了好訊息,說是他的兒子在酒樓飲酒時,曾聽訥親之子說起晴柔之事。
“訥親的兒子怎會知曉我們的家事?”
鄂弼只道不甚清楚,“當時鄂定也有些醉了,聽訥親之子宏泰說起晴柔的傷疤時並未當回事,只當他在信口雌黃的詆毀,直至春和出事之後,鄂定才想起此事,又與我說起,我想來與你透個風,你且莫著急,待鄂定抽空再宴請宏泰,將他灌醉再套話便是。“
訥親的後人去告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訥親被賜自盡時,正是傅恆榮耀之際,兩人本就不睦,傅恆又取代了訥親,自然會被他家的人嫉恨,只是這訊息究竟是誰走漏給宏泰的呢?
急不來,傅文只好停止探查,等著鄂弼那邊的訊息。
聽聞鄂弼出手相助,傅恆甚感欣慰,“那時白茶不願做他的妾室,他雖未說什麼,但畢竟被拒絕,面子有失,我還擔心他會心生芥蒂,未料竟不計前嫌,還肯為我奔走,看來是我小人之心了啊!”
放眼朝堂,也就西林覺羅氏一族與富察家走得最近,“鄂爾泰一生剛正不阿,他那幾個兒子也都是忠良為國,鄂弼的哥哥鄂容安為國捐軀,弟弟鄂寧雖生性風流,在官場也頗為圓滑,好在分得清是非善惡,處事並不糊塗,
鄂弼更是心思縝密,深得皇上信任,他不似旁人那般攀附於你,但你出事,他卻是第一個願意站出來的,得此忘年摯友,乃是春和你的福氣啊!“
的確是福!奈何傅恆此時正被禁足,不方便去鄂弼府上道謝,於是擺脫他四哥與鄂弼道聲辛苦。傅文勸他放寬心,
“鄂弼不是斤斤計較之人,這個節骨眼兒上,你們二人不方便見面,否則他怎會只來找我,卻不見你?只因他清楚,不能讓皇上曉得你們走得太近,不然日後求情便有偏幫的嫌疑,且靜候鄂定的訊息罷!”
鄂定與奎林,福靈安等人一向關系甚好,只是此次是打探訊息,奎林等人若是出面,宏泰必會有所戒備,不願說實話,於是鄂定便沒叫他們同往,只叫了其他幾位海量的友人一道,藉著宏泰即將納妾一事,一齊將他灌醉!
饒是他酒量再好,也敵不過這麼多人的輪番敬酒,很快他就迷迷糊糊,開始吹起了牛皮。
鄂定趁機詢問那件事,糊塗的宏泰並未防備,如實道出,說是留香樓的一位姑娘透露的訊息。
“苓惜?”鄂定曉得這女子,可不就是直接傅中堂揚言要納之為妾的姑娘嗎?那時候還一度傳為京城茶餘飯後的閑話,都道這女子有本事,只因傅中堂十幾年未納妾,竟然鬆口,實屬難得,但後來此事又作罷,個中因由,鄂定也不甚清楚。
難道是因為這個,苓惜心生嫉恨,才會報複?
既問出罪魁禍首,剩下的就該交由傅中堂來裁斷,鄂定只管告知福靈安即可。
傅恆千算萬算,也未料到竟會是那個幾乎要被他遺忘的女子在作怪,一個小姑娘,何故要管這些朝堂之爭?
福靈安也在猜測著,“會不會是因為阿瑪沒讓她進門,她才懷恨在心?伺機報複?”
細細琢磨著,傅恆只道這個可能性不太大,“她不是愚笨之人,應該考慮過後果,亂嚼舌根,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洩露出去,一旦被查出,富察府絕不輕饒,只為了這事兒而冒險,似乎得不償失,除非……她另有目的。”
至於是什麼,還需查證,想到一事,傅恆又交代福靈安,“千山那邊還需你去安撫,這個節骨眼兒上,萬莫出來見晴柔,你祖母這會兒正在氣頭兒上,他若再被抓住,誰都不敢保!”
明白這當中的利害攸關,福靈安拱手應承著,“是,阿瑪放心,孩兒會看著千山的。”
晴柔之事得放一放,如今傅恆得先解決自己的麻煩,才能再去為女兒謀劃。至於苓惜,他得親自審問,一邊交代海豐去留香樓帶人,另一邊再派人去打探她的身世,力求找到證據,她才無法推託逃避。
奈何留香樓的老鴇對她的來歷並不十分清楚,說是從外地買來的,只曉得家道中落,其餘一概不知,連本姓也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