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回 傳奇降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頭一回生晴柔時,瑜真也怕得厲害,畢竟未曾經歷過,如今不一樣啊,她已經生過兩個,曉得了規律,是以不再懼怕。
一直熬到雞鳴時分,因著是元宵節,有三日的休朝,是以傅恆還可在府中陪她,痛了一上午沒動靜,直到午時過後,這孩子才終於呱呱墜地,包起孩子的穩婆賀喜連連,
“恭喜太夫人,恭喜九爺,夫人生了個小少爺呢!”
“哦?是麼?”太夫人喜滋滋接過,越發欣慰,“哎吆,這孩子可真像恆兒小時候啊!晴柔和福隆安長得都隨瑜真,這孩子隨他阿瑪,小模樣真俊呢!”
太夫人樂得合不攏嘴,傅恆想去抱都插不上手,幹脆不爭,去看望夫人。
看她疲憊勞累的模樣,傅恆心疼的幫她擦拭著額頭的汗,“辛苦你了真兒,又為我添了個兒子,為我生兒育女受盡苦難,我都不曉得該怎麼感謝你。”
許多男人都認為女人生孩子天經地義,認為這就是她們的職責,毫無感激的念頭,還好傅恆懂得感恩,理解她的艱辛,雖然夫妻倆之間無需客氣,但這種感恩的意義不同,對妻子而言,這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有丈夫的理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晴柔迫不及待的想抱一抱弟弟,福隆安和她太像,她懶得看他,這個弟弟的模樣與她不同,又一直睡著,那麼乖,她瞧著特別喜歡,忙問她母親,
“額娘,弟弟叫什麼名兒啊!”
孩子倒是平安出生,只是名字定不下來,太夫人起了一個,傅恆也起了一個,僵持不下,都覺著自個兒的好,幹脆暫且擱置。
十七這日下朝後,乾隆亦聞喜訊,特地將傅恆召入內殿,問起他這三兒子的名兒,聽說還沒定,乾隆不由感慨,“朕算是看透了,這孩子啊,不論聰明與否,平安康健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出什麼差池,為人父母該多心痛啊!不如,這孩子就叫福康安罷!”
“福康安?”這名字寓意吉祥,更重要的是,皇帝親自賜名,那麼他額娘也就無話可說,唯有從命,兩人也就不必再為一個名兒而起爭執。
謝了隆恩領了賞之後,傅恆就此回府,太夫人聽說皇上為她孫子賜名,感恩戴德的驚呼,“這可是咱們富察府的榮耀啊!這孩子,才出生兩天竟有這樣的殊榮,當真是小福星呢!”
而此時的府中人尚不知曉,富察府的小三爺福康安,將來又會在史書上譜寫怎樣的精彩人生和傳奇故事!
三夫人不由感嘆,“我都等了那麼多年,想看瑜真的笑話,偏偏她的日子總是順風順水,不僅丈夫對她好,連一個才出生的嬰兒都能如此爭光,實在是氣煞人也!到底何時才能如願啊!”
五夫人不以為意,“我就不信誰能順利一輩子,等著看罷,總會有她過不去的坎兒!”
而那道坎兒,還真就存在,也是瑜真心底那不祥預感的來源!
乾隆十九年,準噶爾內亂,乾隆帝打算對其用兵,詢問群臣意見,只因雍正一朝西師之役敗績連連,滿朝文武多多持否定態度。在平叛過程中,稍遇挫折,他們便認為此乃天意,不可違抗,
就在眾人畏首畏尾,力勸皇帝放棄這個念頭時,軍機處領班傅恆挺身而出,力排眾議,獨自奏請辦理此役,滿朝文武,唯有他參透了聖意,
乾隆並非庸碌無為之帝,雍正爺尚未解決的麻煩,縱然棘手,乾隆也希望準噶爾能夠在他這一朝平叛,長治久安,安撫民眾的同時,也讓自己名垂千古!
是以傅恆必須支援,他也認為此役不可拖,外患多年當需徹底解決。得到皇帝允準後,傅恆帶領軍機處官員,日夜隨侍,候報抄錄,積極協助乾隆皇帝於後方運籌帷幄、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以及調兵撥餉,保證必要的軍需,其用心之誠,才智之廣,深受乾隆帝稱贊!
同年八月,傅恆受乾隆之命,領兵前往準噶爾。傅謙再三懇求入軍效力,只因當年他就是因為戰亂未平而受重傷,他一心期望能親自參與這場戰役,平定準噶爾,起初乾隆不同意,但傅謙以自己對那邊地形熟悉為由,懇請隨軍前往,保證不上前線,只在後方布陣。
權衡再三,乾隆方肯應他之請,命他兄弟二人一道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