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回 女人的悲哀(第2/2頁)
章節報錯
二爺常年在外,有妾室也屬正常,包括她自個兒給他寫信時,也曾囑咐過,讓他留個細心的女人在跟前兒伺候他的起居,這是人之常情,她理解並支援,
唯一無法接受的是,為何他們還有一兒一女,孩子都這麼大了,二爺卻從未和家裡人說過?她不知情,太夫人總該知曉吧?然而太夫人也是茫然不解,還詢問那對母子,究竟是何情況。
奈何這女子只會幾句簡單的漢文,並不會複雜的,也就表達不清楚,幸好傅恆懂得藏語,由他來翻譯,
“她說自己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帶著一個女兒,二哥同情她的遭遇,對她很照顧,後來兩人有了感情,她又為二哥剩下一個兒子,但又覺得自己的身份配不上他,只想留在他身邊報答,於是勸二哥不要公開這件事,沒想到二哥這次會出事。
二哥出事前幾天曾跟她說過,若然他無法活命,她一定要帶著孩子認祖歸宗,所以她為了完成二哥的心願,這才跟隨他的靈柩到京城。”
至此,眾人總算明白了來龍去脈,二夫人依舊覺得難堪,一個嫁過人的女人,二爺都能接受,憑什麼那個女人可以長久的陪在二爺身邊,而正妻卻是聚少離多,常年不見面?
她不是接受不了妾室,但二爺的家書裡好歹也該跟她說一聲,連兒子都有了,卻不告知家人,又將她至於何地?現在突然冒出來個兒子要認祖歸宗,原本悲痛欲絕的二夫人突然就被怨恨沖擊,心裡頭竟是隻剩悲涼,沒那麼難過了!
也許,她只是擺在家中的花瓶,不常見,便沒什麼感情,而那個妾室,才是二爺的日久生情?
然而再怎麼不甘心,她最美的年華也被耗廢了,餘生只能在孤寡中度過。
起初太夫人還不大相信,傅清身邊的一個下屬證實了此事,而那個孩子確實與傅清帶相,太夫人只好留下她們母子,還安慰老二媳婦,“終歸是富察家的血脈,不能流落在外,收容她們是應該的,但也只是妾室,你才是正主,莫要胡思亂想。”
實則想通後,也都無所謂了,在不在乎,二爺都沒了,此後她只能指望著兩個兒子有出息,孝順以待便可。
且說傅清自刎之後,達賴喇嘛趕至,將其餘賊人全部逮捕,總算平了亂,傅清因公殉職,追封為一等伯,諡襄烈,不久之後,又下令為他立祠於通司岡。
乾隆帝親臨祭奠,特準其入祀賢良祠。
喪禮過後,已至年關,又是黯然神傷的一年,但傅恆卻是不得閑,只因乾隆打算巡遊江南,說是省方問俗,考察官方戎政,閱視河工海防,瞭解民間疾苦,奉母遊覽,
這事兒半年前就已提出,有些官員反對,是以一拖再拖,最終還是拗不過皇帝,決定開年出京下江南。
是以傅恆忙裡忙外,各項事務都得由他過目蓋章,為南巡做準備。
這天一直忙到星夜,乾隆留他在宮中用了禦膳,這才出宮回府,到宮門處時,侍衛向他行禮,“傅相!”
傅恆微點頭,算是應承,瞄了一眼,只覺這侍衛有幾分眼熟,好奇問了句,“好似最近在哪兒見過你?”
侍衛頷首應道:“前幾日在姐夫家有幸與傅相共飲。”
他的應酬比較多,實在記不清究竟是在哪兒見過,便問他姐夫是誰。
“烏雅·清巖。”
原來是清巖的小舅子!猶記得清岩心系瑢真,一直不肯娶妻,至今只有一個妾室,不禁猜測著,“你是阿顏覺羅家的小公子?”
“正是卑職!”侍衛拱手道:“屬下明山,在家中排行老五。”
想著是清巖的小舅子,傅恆便關懷了一句,“大半夜守門辛苦了!”
明山只當是一句寒暄,哪料次日再入宮便被調職,不必值夜,三日後,又由六品的藍翎侍衛升為五品的三等侍衛,同僚皆羨慕不已,“跟傅相說了幾句話就能升官,厲害啊兄弟!日後飛黃騰達可別忘了我們!”
原先他只當傅相脾性溫和,才與他多說幾句,並未料到傅相竟記住了他,看在他姐夫的面兒上還暗中給他升職,有人問起,“那日你究竟說了什麼還是做了什麼,竟能讓傅相記住你?”
起因還得從烏雅府說起……
竹子說:看過完結文《安得明珠福無淚》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明山是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