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回 遠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輕撫她臉頰,傅恆笑道:“何故不悅?可是捨不得我?”
自領養福靈安之後,瑜真的心也像位母親般柔軟,時常會與傅恆分享一些有關孩子的趣事,原本傅恆對這孩子無感,可福靈安漸漸長大,日日相伴,他也見證了這孩子會笑,會坐,會爬的可愛模樣,慢慢倒也有了感情,得空便會抱來逗弄,
夫妻兩人的裂痕亦漸漸修複,瑜真只盼著自個兒能懷上一個,這日子便算圓滿了。
縱然心中對他留戀,她也不願說出口,免得影響他的情緒,只淡笑著安撫道:“皇上器重你,才會委派你去辦差,這是旁人羨慕不來的榮光呢!”
“皇上下旨時,我先是意氣風發的應下,而後又想到要與你分開,實在不捨。”荷花池畔,縱有清香襲人,也難掩絲絲惆悵,傅恆提議道:
“不如你隨我同行罷!雲南那邊兒風景甚好,權當遊玩散心。”
“啊?”瑜真不禁訝然失笑,“你去辦差,我去作甚?豈不讓人笑話?”
口中拒絕,但她的眼神裡難掩嚮往之色,只是礙於規矩才不敢答應,傅恆瞧得真切,也盼著她能答應,便極力勸說,
“大夫說過,你得放鬆心緒,且不可憂慮過甚,悶在京城,日日面對府中人,你也難以開懷,不若隨我出去走走,那邊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指不定就有了呢!”
“可朝臣會不會議論紛紛?而且額娘也不會同意罷?”若然傅恆是外出上任,帶上家眷尚屬常情,可他這回只是暗訪,她跟去似乎有些不大合乎情理,
“本是為皇帝辦差,還帶上夫人,萬一再被人參一本,說你翫忽職守,那可得不償失。”思及此,瑜真再不猶豫,“罷了,我還是不去了,下回有機會再說。”
她明明有那個心思,都準備應了,卻又突然改了主意,不肯罷休的傅恆替她打消顧慮,“管他們作甚?只要你點頭,那些都不是問題,皆可一一擊破。”
“我還沒想好……”她尚在猶豫,傅恆已拉著她往回走,“不必思索,我來替你決定,你只管讓人收拾行裝,三日後啟程。”
太夫人得知此事,又是不樂意,“你這是去辦皇差,一路還要與各地官員周旋,帶上女眷不方便。”
傅恆早已想好說辭,“額娘放心,此次乃微服暗訪,一路住驛站或客棧,不會驚動各地官府,用不著與他們應酬,瑜真隨行並不妨礙。”
“你已做決定,還跟我商議什麼?”
勸不下他,太夫人不再多管,這個兒子啊!早已不把她的意見放在心上,以往與她說事,那是誠心詢問她的看法,如今與她回稟,不過是將他的決定告知於她罷了!
那就由他去罷,為一樁小事,再引得母子爭執,忒不劃算!萬一他走後,瑜真在府中又出個什麼意外,只怕他又會怪罪,由他帶著也好,總不至於再賴到她頭上!
再者說,夫妻二人一道,指不定回來之時就有喜了呢!否則年前又沒希望。如此想著,太夫人也就不再反對,準瑜真隨他同去。
而皇上那邊,傅恆還是按照慣例,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瑜真的祖母在襄陽安享晚年,她想去看望,順路同行。
乾隆隨口便應了,並未說什麼攔阻之言。
想著一別數月,難與家人相見,臨行前,瑜真還特地回了趟孃家,趕巧祖母那邊寫信,說瑢真明年將要入宮選秀,趁著今年還自由,想讓她過去相伴,免得日後沒機會。
永壽本打算讓大兒子寧繡下個月送瑢真去襄陽府,一聽說瑜真夫婦要去雲南,途經此地,幹脆也不麻煩寧繡,託傅恆將她捎帶,
“只送她到襄陽即可,你們再繼續前往雲南,待歸來之時順便將她帶回京便是。不知賢婿意下如何?若嫌麻煩,那不帶也可。”
原本她同行,已是不該,如今再帶上妹妹,只怕太夫人更要說道,瑜真本想拒絕,傅恆已然笑應,
“舉手之勞,岳丈不必客套,只管為瑢真備好行裝,待兩日之後,我們出發之際,順道來接她。”
當著眾人的面,瑜真也不好說什麼,宴散後,出了廳堂,背過人時,她才問他,“你是不好拒絕罷?我也覺著不大方便,我再去跟額娘說一聲,她必然理解,讓她轉告我阿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