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就成。”烏行雲笑著來了一句:“額娘要是對小六太好,怕是會引起長春宮那位的注意就不好了。”

聽到這話,熹貴妃不屑的冷哼:“她什麼時候不是將注意力全放在本宮這兒了,小時候防著四阿哥越過她這個嫡母與本宮親近,四阿哥大了又花費心思不斷的往四阿哥後院塞女人。當初四阿哥大婚之時,本宮就在想,如果烏拉那拉一氏沒有適齡的格格,嫡福晉之位怕就是烏拉那拉一氏的囊中之物了。”

烏行雲依然笑著,笑得很雲淡風輕,看似有微微在意實則根本就不放在心上的道:“如此說來,皇後娘娘還未打消讓那訥爾布之女當兒子的側福晉嗎。”

“沒打消又如何,難不成四阿哥還駕馭不了閨中女流不成。”熹貴妃撥了撥手中扳指,一派雍容華貴的模樣。她笑著說話,卻透著一股冷意的道:“區區側福晉之位,相信額孃的四阿哥還是給得起的。”只是寵愛嘛…

熹貴妃雖說不怎麼聰明,但卻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本性熟知甚詳,說多情卻是最薄情不過。熹貴妃很確信只要她明確表達對小烏拉那拉氏的不喜,弘歷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弘歷的確知道該怎麼做,歷史上的小烏拉那拉氏會落得那般下場,可不是弘歷做得太好的緣故。只不過如今弘歷已經被穿了兩次,第二次還是女漢子烏行雲。女漢子的烏行雲好歹有點女兒心,知道這個時代女子的不易。所以他聽著熹貴妃的話,心中卻在想怎麼推卻這次的指婚。

只不過怕是不好推卻吧!畢竟現在是雍正爸爸在當家,依著他的脾氣會同意那才奇了怪了,所以還是見招拆招,如果無法避免,就將小烏拉那拉氏和後院的那群女人一樣當小仙女供起來吧。他家大業大,不差那一口吃的!

++++的確不差吃的,人家是差寵愛。++++

打斷紛亂的思緒,烏行雲轉而道:“兒臣知道該怎麼做,額娘放心好了。”

頓了頓,烏行雲做出擔憂的神色,繼而說道:“想來依著皇後娘娘的掌控力,定會過問小六搬到兒子那住的事。雖說這事兒是皇阿瑪親自做的決定,但皇後娘娘要想在言語上責難額娘和福晉一番,皇阿瑪也挑不出理來。”

這下熹貴妃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她本是位不怎麼聰明的主兒,卻也知道她之所以能做到貴妃的位置甚至有可能母憑子貴登上太後的寶座完全是因為生了弘歷這麼一個兒子,熹貴妃很信服這個兒子所說的話,當即憤憤然的道:“早知道,本宮不該將宮權還給那賤人。”

熹貴妃只是這麼說說罷了,她雖說不聰明,但也明確明白正宮皇後掌握宮權管理宮務,當時皇後病著她身為貴妃暫管合情合理、任誰也挑不出理,可皇後病癒,她再捏著宮權不放不是給雍正帝貪念權力的印象,與她原本老實本分木訥的人設不符不是,所以熹貴妃很明白事理的將宮權交還給皇後,只不過現在嘛,熹貴妃深深的後悔了。

她就不該那麼善良,主要講宮務交還給皇後,雖說她捏著不放雍正多半會開口讓她交還,但多惡心皇後一段時間也是好的啊!

正當熹貴妃鬱悶間,烏行雲又說話了。他並沒有接著談論的話茬,而是換了一個話題,聊起了小金魚的近況。說小金魚白白胖胖像包子一樣,又愛笑,等下次請安就讓李元昊將小金魚給抱上,讓熹貴妃這個做奶奶的好好瞧瞧。

熹貴妃雖說遺憾李元昊未能生下嫡子,但因著烏行雲膝下已有兩名庶子,倒也對小金魚這位嫡孫女喜愛非常。如今聽到烏行雲說讓李元昊帶著孩子請安,不由驅散了鬱悶高興的道:“鈺兒還太小了,還是待在二所不外出好心,要是富察氏李元昊)有心,平日裡抱著鈺兒到本宮這景仁宮坐坐就成。”

“兒子明白,兒子這就回去跟福晉說。”

成天窩在二所裡,旁人不知道還以為她又在孵蛋呢。

烏行雲在心中習慣性又吐槽了李元昊一句,想著在景仁宮待得夠久了,便告辭離開。

烏行雲走後,熹貴妃望著一下子沒什麼人氣,熱鬧氣氛的宮殿,有些惆悵的對身旁伺候的嬤嬤感嘆道:“宮裡規矩重,連親生兒子來額娘處也要避諱不敢多待,本宮心中一直在想,這何時是個頭啊。”

“主子且放寬心,四阿哥也說了會讓四福晉帶著瑾鈺格格時常來陪伴主子。四阿哥有此孝心,主子該欣慰才對。”

“四阿哥如此對本宮,本宮自然很欣慰。只不過皇後那兒…”熹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原本不符合她老實本分木訥人設的淩厲:“本宮倒要看看她又想作什麼妖,要是他敢憑借福惠阿哥搬到二所去住的事由挑事,本宮就是拼著跟她撕破臉,也要跟她鬧上一場。”

熹貴妃下了好大的決心,但身旁伺候的嬤嬤卻滿心憂愁,忍不住出言建議道:“主子,你要不要跟裕嬪娘娘商議下,裕嬪娘娘是個聰明人,定能幫主子想出對付皇後娘娘的好主意。”

說白了裕嬪的智商在雍正後宮也算少有的,即使正面槓皇後怕也槓得過。至於熹貴妃,不是嘲笑她,如果不是她生了弘歷這麼一個好兒子,估計宮鬥戲裡活不過三集的主兒就是說的她。正因為她好運生下了雍正看好也算唯一的繼承人,所以看在原身的份上,雍正即使心裡沒她,也會明著暗著護著她一點,不然熹貴妃以為在年貴妃盛寵壓制下她還能登上妃位嘛。

熹貴妃雖說不聰明,但卻有自知之明,熹貴妃知道自己現在所有的榮華都建立在弘歷這個兒子身上,也知道相比裕嬪耿氏,她真的不算聰明。所以很受她信任的嬤嬤如此建議,熹貴妃很認真的思索一下,贊同道:

“你說得在理。麻煩嬤嬤親自跑一趟兒延禧宮,告知裕嬪妹妹景仁種的秋海棠開花了,本宮在庭院裡擺上酒水等著裕嬪妹妹來賞花。”

熹貴妃如此說,這位很受她信任的嬤嬤自然出景仁宮到延禧宮走了一趟,告知裕嬪一聲熹貴妃邀她賞花。

聰明人裕嬪自然明白熹貴妃邀她賞花多半有事情跟她商量且多半和福惠阿哥搬到烏行雲那兒住有關。裕嬪笑著換了一身清爽的衣物,等嬤嬤回到景仁宮不久,裕嬪就款款到了景仁宮。

當然說是賞花,自然便在秋海棠樹叢擺了一張桌子,上面放了一些瓜果糕點。熹貴妃和裕嬪自是一起落了座,一人拿著一塊糕點吃了起來,等一塊糕點下肚,分別又端著六安瓜片喝了起來。

“姐姐,四阿哥是位好哥哥。”

“這話怎麼說?”熹貴妃是真的不解的揚眉。

裕嬪放下茶杯,笑著道:“不管是對五阿哥還是對六阿哥,四阿哥對他們都很有包容心。不是妹妹埋汰五阿哥,那憊懶的性子沒有四阿哥的包容,估計會被萬歲爺收拾得更慘。”

熹貴妃笑著吃了一口茶水,笑著道:“妹妹嚴重了,四阿哥哪有妹妹說得那麼好。”

“姐姐就是謙虛。”裕嬪恭維了熹貴妃一句,便轉而說道:“福惠阿哥那兒,怎麼說呢,畢竟是年貴妃留下的子嗣,雖說有萬歲爺的寵愛,但年家已經敗落,說句不好聽的,比之齊妃姐姐的孃家還要不如。妹妹仔細想了想,四阿哥之所以會同意萬歲爺照顧福惠阿哥一段時間,怕是覺得福惠阿哥是個好的,好好照料也會成為助力吧。”

熹貴妃若有所思的點頭:“四阿哥也是這樣意思,只不過想著年貴妃當初的欺壓,到底意不平,不想多看顧一點福惠阿哥這沒孃的孩子。”

裕嬪端起茶杯吃了一口茶水之時,熹貴妃又道:“姐姐雖說這樣想,但為了四阿哥,就算忍去意不平又如何,好好的待福惠阿哥又如何。只不過長春宮那位兒,少不得要和她爭鋒相對幾回。畢竟要論誰最恨年貴妃,長春宮的那位獨佔鰲頭。”

“姐姐明白這理兒,妹妹就放心了。”裕嬪放下茶杯,又吃了一塊糕點,才繼續說話道:“說道這兒,妹妹還要麻煩姐姐一件事,最近五阿哥那臭小子見了妹妹就跟貓兒見了耗子一樣,妹妹猜想,五阿哥是不是又揹著妹妹,暗地裡幹了什麼蠢事了。姐姐你有空跟四阿哥說一聲,五阿哥真要又幹了什麼蠢事,不必顧慮妹妹,反正五阿哥皮糙肉厚,先死命收拾他一頓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