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從國內遷移來的百姓們到底沒能住上新建的房屋。要知道在後世倭國就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 幾乎時不時就會來一出地震預警, 何況是現在。這不,移民還未遷移來呢,一場頗大的地震便襲來。剛剛修築完成的總督府就倒塌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卻讓永璋恪靖)的心瓦涼瓦涼的。
該死的, 當初是誰建議修築磚瓦結構的總督府來著,還三層,這下一層都不剩了…
永璋恪靖)臉黑如墨的對隨行官員道:“重修,就按照安南、椰城兩地的標準重新修總督府,別再給爺搞什麼與眾不同了,爺現在只有一個要求,結實耐用。”
好吧,經過因地震、剛修築完善的總督府邸倒塌一事, 永璋恪靖)對於什麼為了體現‘莊嚴’而修三層的建築物,已經失去了興趣。永璋恪靖)覺得就按照大清國內以及安南、椰城的總督府的規模、樣式來修就成, 即美觀又結實耐用,他以前定是腦子抽筋了才會覺得工部給出的總督府設計不錯。
其實講真心話, 工部給永璋恪靖)的總督府設計圖還是很不錯的, 但卻沒有考慮到或者說沒想到倭洲會是多地震的地方, 所以才修築好的三層總督府邸才會……
這一次重新修建總督府, 修了足足半年的時間,才趕在移民全部來倭洲之時修築完成。
倭洲總督府第二次修築完畢後,永璋恪靖)一邊親自坐鎮安排移民安居、開荒、落戶事宜, 一邊忙裡偷閑,抽空給烏行雲去了一封厚厚的書信。
這信嘛,中心思想自然是哭訴自己來到倭洲任職後有多麼多麼的不容易。
烏行雲接到信後,第一個反應是‘你他媽逗我’,第二個反應則是將信來到李元昊跟前,沖著李元昊感嘆道:“朕現在覺得有句俗話說得真好,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所以…”李元昊很是鎮定的道:“你打算滿足你的慈父心,按照永璋在心中所提的要求,再給永璋支取千八百萬的經費。”
“再劃撥經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烏行雲很是肯定的道:“朕尚且還缺銀子,尚還想他將倭洲發展起來後,每年多多給朕稅銀,好讓朕不再扒拉自己的私庫填補軍需財政不足,朕哪有多餘的銀子再給他…”
“那就回信讓永璋自己想辦法唄!”李元昊道:“不過既然你說了,永璋此回寫信回來,不過是哭訴自己的不易,那麼這言辭方面倒要斟酌一二。”
李元昊此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說自己才疏學淺,寫不來高深文藝、措辭優美的回信,讓烏行雲這個做皇阿瑪自己寫回信。李元昊如此意思,烏行雲自然是聽明白了,當即道:
“不需多斟酌,只白紙一張,上寫‘朕知道了’四個字就成。”
如此回信,你確定不會把永璋恪靖)反鬱悶嗎……
莫名對這幕喜聞樂見的李元昊直接拿過筆墨紙硯,上寫‘朕知道了’四個大字。待墨跡幹透後,便裝於空白的信封之中,讓侍衛透過官方驛站的渠道,將信傳給遠在倭洲搞建設的永璋恪靖)。
永璋恪靖)收到信後的反應暫且不表,只說永璋恪靖)率先前往倭洲任永久總督後後二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烏行雲下令對金川用兵。
金川位於川西北高原,因屬於多民族混居縣市,時常會有民眾受白蓮教等亂黨蠱惑,與當地官府發生沖突。乾隆十一年,藏民、羌民等數千人受亂黨挑唆,聚眾攻陷金川縣。金川縣知府‘幸運’逃脫之後,便將訊息上報朝廷。烏行雲接訊後,當即下令對金川用兵。只不過一去一往、資訊流通之間,受當時情報資訊限制,就算大清中樞政權反應迅速,大軍開撥往金川也用時數月之久。
不過好在大清如今兵強馬壯,區區數千人的亂民,根本花費不了多大的功夫,便能很快剿滅。所以即使烏行雲下令對金川用兵,他的目光也沒有放在這事情上,而是放在了洋人定居大清的事上。
從烏行雲下令成立皇家商社,放開對方貿易以來,陸陸續續便有很多洋人選擇在福建等沿海地區潛住,就連身為都城的京師偶爾也可見金發碧眼的洋人。
洋人越來越多,也就帶來了一些、比如治安安全方面的隱患。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間,潛住於福建福安縣的天主教教士以主的名義,蠱惑男女共兩千餘人入了天主教。福建巡撫周學健上奏說,男女混處一室,有傷風化,建議朝廷下令將天主教徒驅除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