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總督嶽鐘琪, 字東美, 號容齋,四川成都人。不是漢族包衣, 也不是漢軍旗出身的旗人, 而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嶽鐘琪可以說是將門之後,他的父親嶽生龍曾管至四川提督, 乃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流芳後世的清朝名將。康熙五十年之時,嶽鐘琪由同知改為武職,被任命為四川遊擊;康熙五十八年, 以準噶爾部入擾西藏, 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 奪橋渡江,直抵拉薩。

到了雍正元年時, 嶽鐘琪以參贊大臣隨年羹堯徵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蔔藏丹津, 出歸德堡,斷敵退路。雍正二年正月, 授奮威將軍, 二月襲破羅蔔藏丹津大營, 青海平。雍正三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雍正四年, 奉命將雲貴兩地”改土歸流”。更別說雍正七年的現在,雍正還打算嶽鐘琪為寧遠的將軍,讓他率師出西路, 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

可以說此時的嶽鐘琪備受雍正重用,算得上漢臣總最春風得意之人。如今接到這種掉腦袋的書信,並且了,嶽總督是冷汗直流,只恨不得穿越回接書信之前抽打死自己,要你手賤,居然收了這麼一封一不小心就會害死全族人性命的書信。這下好了,信看過了,小心肝也受到了強烈的驚嚇,但信該怎麼處理考驗嶽總督的腦子的手段了。

而就在嶽鐘琪戰戰兢兢地思索怎麼不留痕跡的處理掉書信以及投書信人時,關於嶽鐘琪乃是宋朝抗金名將嶽飛的後代,有意效仿祖宗抗清,正籌劃著起兵造反,準備推翻滿清政府。

流言變得極其繪聲繪色,其後更是出了有人當街叫喊。說嶽總督帶領川陝兵馬,欲行造反,並當場煽動民眾從嶽鐘琪一起造反。這種無中生有的事兒,讓嶽鐘琪那叫一個驚恐不安。當即讓隨從士兵將人捉拿後,又立馬上書跟雍正說明詳情。作為參政阿哥,烏行雲也是看過嶽鐘琪的上書呈情的。並在雍正多疑猜忌的性格發作之時,以公平客觀的語氣幫嶽鐘琪說話道:

“請皇阿瑪明鑒,這事都是那些叫喊著反清複明的亂臣賊子無中生有的事。嶽總督深受皇恩,且對大清對皇阿瑪忠心耿耿,又怎麼會起這種不臣之心。何況嶽總督還引咎辭職,在兒臣看來,如果嶽總督真的做了這種不臣之事,當緊抓住兵權才對。”

雍正神色若有所思。

這時,只見弘晝這攪事的家夥突然不甘寂寞的跳了出來,跟烏行雲唱反調似的來了一句:“說不定嶽總督這是來了一出以退為進的戲碼呢,當初年大將軍可沒少這麼做!”

滾你b,你不開口沒人當你啞巴!

內心暴躁,上演了一出左勾拳右勾拳將弘晝胖揍了一頓的烏行雲挫了挫牙花,語氣並不怎麼好的開口道:“五弟此言純屬放屁,嶽總督此人品性如何,皇阿瑪應該自有定論,兒子亦是相信嶽總督不會是年羹堯、阿爾布巴之流。”

雍正點頭,面色如往常一樣。絲毫看不出不妥的道:“老四此言甚是。朕深想了一下,數年以來,因為朕將嶽鐘琪一舉捧上川陝總督這個歷來由滿人擔任的要職之事,在朕面前讒譖嶽鐘琪者甚多,朕何時信過。”

“以前不信,現在自然也不信。奸邪之徒,造謠詆毀大臣,其罪罪大惡極,當誅三族是也!”

雍正不止在烏行雲如此說,也在給嶽鐘琪的書信上這麼寫。只不過一想到當初年羹堯也是被雍正這麼誇贊過,而後的下場去極為悲慘,嶽鐘琪的心就越發的惶恐不安。

隨後,雍正依然按照原本的意思,命嶽鐘琪為寧遠大將軍,讓他率師出西路,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看起來嶽鐘琪仍簡在帝心,但就烏行雲努力回想的歷史記載而言,烏行雲這是因著戰事、因著嶽鐘琪也算不可或缺的將才的關系,而隱忍不發。畢竟,歷史上伊犁戰事一結束,嶽鐘琪就以‘誤國負恩’的罪名被奪官拘禁,直到乾隆十三年的時候,才被乾隆帝重新啟用。

烏行雲想了一下,嶽鐘琪只是被奪官拘禁沒有性命之憂,何況他上位後,必然早早地啟用嶽鐘琪,所以在進言勸解一番嶽鐘琪沒有不臣之心,嶽鐘琪且又上了戰場,便暫時將這事放到一邊,專注於整頓刑部之事中,卻不曾想因著他的行為,導致醞釀了數年之久、因嶽鐘琪被無中生有、汙衊有不臣之心牽扯出來的曾靜、呂留良文字獄案以更加慘烈的行事爆發出來。

前文說過,弘晝和原身弘歷都不著調,身為老子的雍正即使表面看起來正常,但內裡又能好到哪兒去。在李衛捉拿了曾靜、呂留良等數十人後,關於曾靜、呂留良等人羅列的雍正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利、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奸佞等十大罪狀也呈放到了禦前。

雍正看過之後,自然是勃然大怒。在他看來,依著曾靜、呂留良等人‘山野村夫’的身份,又怎麼會知道這等宮闈隱秘,他們身後必然有人主使策劃這一切。

莫名地,雍正想起了已經去世的胤禩以及胤禟,下意識就認定這是他們餘下的黨羽所為。

於是處於盛怒之中的雍正直接下旨,令各路重新審問案犯,追查所投書信中的訊息來源。旨意一出,湖南、浙江又是一片恐慌忙碌。到了雍正七年正月二十二日,浙江、陝西幾乎同時接到雍正的加急旨令,著將案犯嚴加看管,押赴京師由刑部審訊。

烏行雲此時在刑部領著差事,雍正這旨意一出,烏行雲自然是第一時間知道了。烏行雲默默地放下了心中思考今兒吃什麼,要不要李元昊表現一下夫妻愛、跑來刑部辦公地點送餐的不靠譜想法,轉而出言道。

“商議好了沒,準備由誰出差湖南將曾靜、張勘等人押解回京。”

作為參政王爺,沒有天大要緊事,烏行雲自然是無法輕易離京的。烏行雲此言一出,刑部的官員們便開始商議起來,最後決定由現任刑部尚書杭奕祿親往湖南,將曾靜、張勘等人。至於浙江的呂毅中、沈在寬等人和陝西的張熙、毛儀等人自有李衛以及嶽鐘琪親自押解回京。

商議好杭奕祿何時出京辦差後,烏行雲便回了紫禁城。

今日由於烏行雲回的甚早,去後宅正院之時,剛好碰到了正躲在房間裡練功的李元昊。

烏行雲見李元昊正忙,便沒有打擾的意思,而是自取了一本書,去了一旁角落擺放的條凳坐下,隨意翻看起來。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收功調息的李元昊睜眼看到烏行雲居然早回來之時,不免有些意外。

李元昊道:“今兒刑部不忙?”

“刑部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忙好不好。”烏行雲丟了閑書,有些懶散的道:“當然這只是現在,估計等那十幾個有組織編排皇阿瑪的傻狍子被押解上京後,刑部就有得忙了。”

“這朝代的讀書人跟宋朝那些個士大夫們一樣討厭。”李元昊面露鄙夷的道:“正事不知道該怎麼辦,每天就知道玩嘴炮。”

“嘴炮也是一種技能好不好。”烏行雲輕嘲了一下,轉而道:“小金魚呢,爺怎麼沒看到他。”

“今兒天氣好,六弟下課回來,就帶著小金魚逛禦花園子去了。”李元昊很大大咧咧的道。

烏行雲無言的停頓數秒,忍不住開口埋汰道:“你的心可真大的。”

“有奴才跟著呢,能出什麼事,何況本王相信六弟會照顧好小金魚的。”李元昊很不以為意的道:“對了,這幾日本王將歷史書籍看了一遍。書上說西夏只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被蒙古所滅。雖說這是歷史改變不了,但本王心中還是憋著一口氣,所以咱們要不要找找蒙古人的麻煩。”

烏行雲定定的打量李元昊數秒,卻是開口吐槽道:“宋遼、已經後面建立的金國都是蒙古所滅,爺前世娘親姓完顏,身上有鮮卑血統,那爺是不是也該和你統一戰線,找找蒙古人的麻煩。”

“那肯定的啊。”

李元昊那是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話有問題,當場瞪著眼睛道:“有仇不找機會報,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