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這下弘晝才後知後覺地發現雍正已經來了,不免臉色一正,人模狗樣的行禮問安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烏行雲扯嘴輕笑了一聲,也做了和弘晝同樣的動作。

雍正深沉的看了一眼弘晝,隨即一言不發的在龍椅上落了座!

“眾位愛卿平安。”雍正聲音淡淡地道:“可有要事陳奏。”

雍正話語剛落,兵部尚書便出列,雙手捧著摺子半膝跪地道:“奴才有要事呈報。”

此言一出,烏行雲頓時利眼微眯、清冷的眸光對準了那份摺子。

兵部管什麼,管的是軍事。兵部尚書所呈摺子無疑是和戰事有關的。

烏行雲默不吭聲的看著雍正將摺子看完,等到雍正看完、將摺子交由殿中的文武百官傳訊之時,烏行雲淡定自若的接過摺子看了起來。

果不其然,就跟烏行雲前面猜測的那樣,兵部尚書所呈摺子的的確確與戰事有關。

雍正五年,阿爾布巴之亂爆發,

雍正六年,繼承了父位的噶爾丹策零,遣使進京,求進藏熬茶。因西藏阿爾布巴叛亂剛平息,未獲允。

雍正七年,奉命派人解送羅蔔藏丹津,中途聞清軍來攻,複攜歸伊犁。

兵部所呈摺子便與噶爾丹策零藏匿青海叛軍頭子羅蔔藏丹津和屢次騷擾喀爾喀有關。如今雍正雖說表明該怎麼解決由文武大臣商議,但熟知雍正性格的烏行雲卻確定了雍正有心出兵討伐,以安定北疆的心思。

所以當雍正詢問‘何議’之時,烏行雲很冷靜的開口提議:“此次當出兵,不然噶爾丹策零野心會越來越大,越加頻繁的騷擾喀爾喀。”

雍正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那依老四意思,該派何人領兵出伐。”

烏行雲回答道:“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不錯,川陝總督嶽鐘琪也爺不錯!”

“老四想法和朕相同。”雍正依然面色平靜、語氣淡然的道:“封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屯阿爾泰,出師北路;封川陝總督嶽鐘琪為寧遠大將軍,屯巴裡坤,出師西路,分進合擊。”

雍正說完旨意後,卻是宣佈退朝。等著文武大臣魚貫而出,雍正卻是出聲讓烏行雲單獨留下。

等養心殿只有雍正、烏行雲二人時,雍正開口道:“老四覺得此戰能不能打起來。”

“回稟皇阿瑪,兒臣認為這要看噶爾丹策零怎麼選擇。如果噶爾丹策零選擇緩兵之計,這戰就暫時打不起來。”

“不錯,老四所想正是朕所想。”

雍正依然笑著點頭,好像很滿意烏行雲的回答。事實上雍正的確很滿意烏行雲的回答,因為最近也不知怎麼回事,雍正時常感到精神不濟,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活不到康熙那麼大歲數的雍正,經過好幾日的思索,決定進一步的放權,爭取將烏行雲早日培養出來,讓自己能放下心思、好好的調理一下身子。

這事兒雍正瞞得甚緊,烏行雲並不知情。不過拖感官敏銳的福,烏行雲感覺到雍正比往日要好說話一點,所以烏行雲才會照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說一半藏一半。

“最近俄國估計會遣使來京,朕想了想,就由老四你領著禮部官員接待俄國使節。”

雍正開口又是投下一句威力堪比□□的話。烏行雲心裡想著有特務機構的皇帝就是牛,想知道的事兒永遠比別人知道的要快,嘴上卻誠心誠意的道:“兒子接旨,定會將此差事辦得妥妥當當。”

雍正再次點頭,卻是止住了話茬,轉而吩咐烏行雲單獨留在養心殿處理奏摺,而自己則在烏行雲有些目瞪口呆的情況下,大手一揮就出了金鑾殿,瞧龍攆的方向顯然是去往景仁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