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1/3頁)
章節報錯
生在華夏是逃避不了人情羈絆的,朋友之間的交情也會在來來回回的人情之中更加親密,這才是奠定華夏文化基礎的一切。
哪怕現代社會被西方利益價值觀所影響,華夏人在對待人情往來方面依然保持著這份感性。
西方社會總是吹噓什麼人情歸人情利益歸利益,這一套放在華夏只會令大多數人覺得冷情冷心沒有人味。
周燻對待她的一群好閨蜜往往都是能幫則幫,這些年憑藉跟茱莉婭之間的良好關係,幾位好友資產都翻了幾番,每個人在業內的地位都稍有提升。
王妃、張雅東、婁燁、沈暢、郝蕾等等好朋友這些年都被她有意無意幫扶過。
王妃、張雅東幾個音樂圈的好友就不用多說,本就是音樂圈臺前幕後的大拿,名氣早已流傳兩岸三地,也就僅僅差了點資本上的實力而已。
這幾年隨著琴聲音樂在音樂圈的跑馬圈地,這幾位賺的盆缽滿體。
而婁燁,16年試水商業片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就是在周燻幕後主推之下才拿到的大筆投資,而殺青沒多久的新片《蘭心大劇院》也同樣是在周燻的助推下才跟琴聲達成合作的。
琴聲這些年來片単的關注點並不在文藝片上,雖然時不時支援青年導演拍攝這種型別的電影,但跟國內大牌文藝導演還是第一次合作。
第六代導演要說沒人想過自己的電影票房大賣說出去誰也不會相信,除了那些喜歡自娛自樂的,作為導演誰不想要更多能欣賞到他們的作品,讓他們的藝術價值觀真正的為人接受。
婁燁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能夠跟國內在院線、宣傳、製片等等領域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合作,對於他的影片推廣與上映的幫助很大。
稍稍從琴聲手裡漏點資源,就足夠他婁燁吃飽喝足了的,以前婁燁不是沒這想法,要知道趙旭可是他的學弟,同屬於北影系的。
可惜趙旭以前一直對他們尊重有餘,但想要合作往往都是免談的。
用趙旭的話來說,整個市場都沒盤活,拍的藝術片拿獎再多對國內的電影產業又有什麼影響,與其支援文藝片導演,還不如多支援些青年導演真正的沉下心來拍戲。
沈暢、郝蕾呢,周燻對她們的幫助就更大了。
前者九十年代跟周燻就是閨蜜,曾經還在《我愛我家》演過小保姆張鳳姑,那張純樸單純的笑臉至今還讓這部劇的觀眾們印象深刻。
這些年隨著琴聲在業內的擴張飛速,她也成為琴聲經濟部門的高管,在業內小有名氣。
後者則是一直只能在小成本影視劇內打轉,就算偶爾重新回到電影市場,最多也只能做個大配,很少能夠有獨當一面的機會。
這些年因為周燻暗地裡拉了她幾把,算是成功打進了商業片市場,暑期就要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他就是唯一的一個不是女主的女主。
朝陽區,劉奶茶的兩層複合式房子裡,空曠的大客廳裡賓朋滿座,談笑風生。
“英姐,你這次風頭可是不小啊,預計10億,豈不是國內第一個超十億的女導演,以後小女子還要您多多關照啊。”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不是藥神》剛剛定下7月15號正式登陸全國院線,作為其中唯一能夠拿得出去的女角色扮演者,郝蕾很有信心憑藉著這部電影讓事業往前邁一步。
她也是年近四十的人了,跟周燻、趙微、國際章等人都屬於一代,可惜當初上戲在國內電影行業影響力遠遜與北影和中戲,讓她這些年來只能蹉跎歲月。
年紀不小了,在人的衝勁也不大了,與其再去跟那些小年輕們拼命競爭,還不如趁著年華消逝之前這幾年多賺點養老錢。
“一部《我不是藥神》還喂不飽你啊?琴聲內部訊息別說你不清楚,這部電影上映之後,還有我的份?”
劉奶茶這一年多定居燕京,琴聲對《我不是藥神》的看重他都看在眼裡,看似只有徐崢一個門面擔當,可是看看其中的幾位主創,誰不是身上一堆的新聞。
王傳君跟某陳的恩怨情仇可都是能夠拍出一部大劇來,郝蕾早年的情感經歷炒作一番同樣很有看頭,李顯可是《洪荒》的男主角,就衝著這點的噱頭,就值得觀眾們走進電影院先睹為快一把。
“戲不在多有我則靈,誰還不想多接點票房爆表的電影啊?老孃現在其他什麼也不去想,舒舒服服的把養老錢賺足就行了。”
郝蕾的話讓客廳裡的不少同齡女明星為之沉默,這些年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她們這樣上不上下不下的女演員接戲都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