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蹲號子的事兒趙旭還不知道,拼多多拉攏企鵝入場也算是間接的救了一把晶東劉吧。

“晶東確實是真品率最多,消費者最信賴的模式之一,但並不是最好最完善的。掏寶跟晶東的區別暫時發展方向不同,但最終還是會殊途同歸。看著吧未來還有不少的硬仗要打的。不對啊,你怎麼會想到找我成立自營?”

趙旭稍稍解釋了句為什麼不做自營,突然想到馬這次過來不定就是為了這個的。

資金、人脈企鵝和趙旭現在都不缺,只是缺少入場的時機而已,就算現在要進入花費的代價三十億美金才是起步的代價。

而無論是趙旭還是企鵝,都缺少一個關鍵性得東西,那就是物流!

一個完善的物流體系建立,可不僅僅是有錢就行的,要不然也不會只輪到順風在全國快遞界獨領風騷。

晶東物流體系的建立,必然會早就一批在物流行業頂尖的人才,而這類人才得稀缺程度,看看企鵝為什麼會將扣扣商城合併進去就知道。

現在國內大部分物流體系都是加盟商性質,唯一一家自主發展的高品質大物流體系只有順風,沒有之一!

而晶東的物流體系就是學習順風的,這套物流體系早就證明是成功的,但其難度卻是相當高的。

不止要完善建立網路管理體系來處理訂單,還要智慧貨物處理倉進行甄別打碼,更是要在全國範圍內鋪開長途貨運體系,還有其他一些讓人只會覺得煩躁得事務。

而這類事務正是趙旭最討厭得麻煩之一,要想讓他自己去做這樣的物流,想想都心累。

看看順風的那位王偉,十幾年如一日得發展順風,其他產業都沒時間去投資去發展,孰優孰劣也只有掌權人知道酸鹹苦辣。

突然,趙旭回過味來,震驚的看向微笑不語的馬。

“你是想挖人?大規模得在順風、晶東挖人?馬叔,你這樣做不怕成為物流界的共敵啊?”

每一個行業都有著潛規則,不是光有錢就能順利進入得。

就算阿里也同樣如此,一定要收購業內一個大型物流產業才能真正的站穩腳跟,而用另外得手段借雞生蛋。

菜鳥包裹就是阿里體系內部生出的雞蛋,隨著時間得偏轉,阿里戰略的調整,不定什麼百世、百匯的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挖人肯定要挖,收購四通一達也必須得收購,畢竟我們沒有自己的物流體系,一切還是要從頭開始的。”

見馬如此,趙旭鬆了口氣,馬的發展思路很符合趙旭的構想,拼多多app上線後他本就想找兩家物流公司收購,學著老馬的菜鳥軌跡發展。

馬如此看來是要加深兩家的合作一起對抗阿里啊。

馬個老陰貨!

趙旭暗罵一句,阿里現在雖然還沒佈局物流體系,但老馬早就有這想法,可是還沒上市的阿里,資金量比起企鵝等上市企業來,還是少零。

發展物流從來不是收購整合之後就能簡單完善的,管理、資金可是缺一不可的。

而阿里除了沒資金,就連管理都沒有,可想而知其中額難度有多大。

馬這傢伙自己不做出頭鳥,反而想拉趙旭入局,跟企鵝投資晶東其實沒多大區別,唯一得區別就是劉晶東經常性的找老馬碰瓷宣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