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和王大成被這個資料驚到了,就只這一座小山頭一年就產幾十萬兩的果子,那明年那幾個山頭也開始結果子了,豈不是一年就要產出幾百萬兩的果子了。

這些果子同時成熟,家裡那幾個人怕是忙不過來吧?

那怎麼辦?

這個時候全靠人工產出,又沒有機器,只能再繼續增加人手了。

可是,這需要的人手可不是個小數目,到時候採摘果子的、運送果子的、清洗挑揀果子的、還有清洗罈子對罈子高溫消毒的、做罐頭的、做果醬的、封罈子的,怕是得幾百個人到時候才能忙的過來。

家裡也不可能一下買這麼多的人手。

王大成和李虹計劃了一番,決定還是再少買幾個人,剩餘不夠的到時候可以採取僱傭的關係。

僱傭來的這些人可以根據他們手中不同的活計簽訂不同的保密協議。

像參加做罐頭和做果醬這類活計的,必須在協議裡保證絕不會將他們在王家看到的和自己所幹的具體活計說給別人,要是一旦說出被發現就要賠償王家損失,這個賠償的數目還不能小。

光這樣還不夠,還要讓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環節。

比如說你負責罐子消毒,她就負責翻攪果醬,另一個則負責封壇等。

人手問題雖然解決了,但還有別的待解決的問題,到時候人手倒是能忙過來了,可地方也不夠。

最後王大成拍板,今年先這樣湊合一下,等明年了就重新建一座加工廠。

這次再建王大成都已經想好了,就配合李虹的想法,把不同的區域分開建。

挑選果子和清洗果子的地方是一處,罐子消毒的地方是一處,熬果醬的又是一處,最後是封罈子的。

都想好了之後,王大成就先去縣城把要買的人手買了來,那座小山頭的桃子已經馬上就要成熟了,現在這個時候人買來就可以用了。

第一批桃子成熟的時候,李虹她們先摘了不少送人,村子裡關係親近一點的,親戚朋友還有如張掌櫃那樣的都收到了王家的桃子,又香又脆又甜的黃桃受到了一致好評。

李虹和王大成還專門帶著芽芽和木木去了一趟李家,去給李家送桃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李昌毅要去省城參加秋闈了,他們去給李昌毅送行。

屈氏和王老爹雖然不捨得孫子小小年紀就坐著牛車顛簸,但李昌毅參加秋闈是大事,他們也不好攔著。

李虹帶著芽芽和木木上牛車之後,屈氏對著趕牛車的郭飛千叮嚀萬囑咐的道:“路上一定慢點,孩子還小千萬別顛著孩子。”

又對抱著孩子的李虹和王大成道:“你們兩個注意點懷裡的孩子,要是孩子不舒服了就下來走一段,孩子那麼小,不舒服了也不會說,你們倆一定要時時注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