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爺心中一動,坐直了身子,道:“和小兄弟你之前選的那十八畝地中間只隔了三塊。”

“不知這中間隔的三塊地是誰家買下的?何老爺能否讓他們調換一下,我打算把何老爺家剩餘的那十六畝地都要下,可我想和我之前要的那十八畝地挨在一起。”

何老爺身子向王大成的方向前傾了一點,“小兄弟確定剩餘的十六畝地都要?”

王大成點頭。

“那我就幫你調換一下,中間的那幾畝地是你們村的趙旭家買下來的,我去和他商量,應該問題不大。”

王大成起身,“那麻煩您了,我就回去等您好訊息了。”

“行。”

趙旭家算是青山村數一數二的有錢人家,他家本來地就多,趙旭和媳婦林氏還都是勤快人,又有公婆幫襯,這幾年不但有餘錢供唯一的兒子讀書識字,還有能力多置辦田地。

何老爺和趙旭說起換田的事,趙旭沒多猶豫就同意了,雖然換到下面的幾塊地他去田裡的時候要多走兩步,但何老爺願意讓他一兩銀子,那多走幾步路也就不算什麼了。

趙旭這邊一同意何老爺就派人通知了王大成。

第二天,王大成,何老爺,西坡村村長還有其他買了何老爺家地的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就去了衙門。

何老爺花了點錢打點了打點,過契的事辦的一場順利,不到下午的時候,王大成已經拿著三十四畝地的地契回了家。

而王家一次買了何老爺家三十四畝良田的這個訊息也不脛而走,傳的不光青山村和西坡村,就連周圍的幾個村子也人盡皆知。

知道訊息的人們除了羨慕感嘆兩句:王家這是要發達了外也顧不得多去討論這些。

因為官府開始徵稅了,大順朝的稅收相對前朝來說,已經減輕了很多,但是稅收對於這些老百姓而言,仍是日常開支的一大支出。

每年老百姓收完糧食都不敢賣,只有等交過稅收才敢賣。

像他們北方主要種植的主要糧食是小麥,小麥賣出去一斤一文錢,可你要是想用銀子抵稅,那差役就會給你按一斤小麥二文錢來折算,直接翻了一番。

王家今年收的小麥連自己家吃都不夠,那拿得出多餘的來交稅,他們將愛是準備用銀子來交稅的。

村子裡和他們家一樣,用銀子交稅的只有兩家,一家是村長家,一家是趙旭家。

這兩家倒不是沒有餘量交稅,而是都更願意將糧食存起來。

雖然這幾年風調雨順,但誰能保證下一年依然是這樣,聽說今年南方就雨水特別多,發了好幾次大洪災,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就連安遠縣都有南方逃難過來的人。

宋荷和李虹閒聊的時候說起,“我們家就是從南方逃難過來的,你是不知道,我們村子裡種的稻子基本全部被毀了。”

李虹心想,怪不得現在白米的價格這樣的高了

喜歡青山田園樂請大家收藏:()青山田園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