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禮準備好了沒有?”

“鞭炮準備好了沒有?”

“拋梁的東西呢?放在那裡了?”

“木匠、瓦匠到了沒有?”

四月二十九日,衝豬丁亥)煞東,宜:納采、開光、求醫、治病、動土、上樑、移徙、入宅,忌:嫁娶、開市、安葬。

臨近上樑吉時,王家新房院子裡吼聲一片,負責安排這些事情的總管趙大叔忙的團團轉,周圍看熱鬧的人圍了一大群。

三根大梁繫著紅布,正中貼著“上樑大吉”四個大字放在院子中間的八字馬上。

王家是三座房子同時上樑,瓦匠王大成請的事同村的趙二喜,他帶了兩個徒弟,正好人數夠,木匠除了李昌俊和李老爹外還加了一個之前在幫工的胡老三,胡老三的木匠只能算是半吊子,但也算是個木匠了。

午正,儀式正式開始,來幫忙的漢子們將正樑各抬進新屋堂前,在供桌上擺上豬、魚、雞、鴨、蛋、香燭等祭品,由瓦匠和木匠邊說好話邊敬酒。

祭梁結束後在木匠“下有金雞叫,上有鳳凰鳴,此時正上樑”的高喊中由匠人用繩將正樑拉上去,而家人、親友、和圍觀者則在下邊氣盛喊:“好!好!”

大梁升到堂屋脊上並安置好後,就可以進行下一環節拋梁了。

瓦木二匠將提前準備好的糕、紅棗、銅錢、等從樑上拋向四周圍觀的人群中,邊拋邊說些:“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滿。”的吉利話。前來看熱鬧的大人、小孩邊應和,邊在地上搶。

拋梁結束之後,小屈氏招呼著幫廚的孫小娥、石霞和李虹往外端早就準備好的酒菜。

雞、鴨、魚、豬等肉樣樣不缺,這樣的酒菜贏得在場賓客的一致稱讚。

很多交好又坐在一桌的人都低頭悄聲交談。

“王家這是真的要起來了,你看看那敞亮的三座新房,聽說是要蓋瓦的,這沒有個二三十兩銀子肯定是蓋不起來的。”

旁邊的人也跟著點頭,“這個席面也做的排場,雞鴨魚肉樣樣不少,比起大成結婚時的席面還要好一些。”

“唉,羨慕不來。大成結婚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吧!”

“還不到兩個月,你們說王家這個媳婦是不是特別旺夫啊?她沒嫁過來之前王家的情況和現在王家的情況差了簡直不止十萬八千里吧?”

“這也是王家的福分,我們也只有羨慕的份。”

“村子裡現在誰不羨慕啊?我們村可還沒有誰家一下蓋起三座大三間的瓦房呢。”

滿面笑容的屈氏在一眾媳婦夫人的恭維聲中矜持的微笑,這些年她始終記得當初賣掉村子裡新房時的無奈和心酸,今日她終於揚眉吐氣了。

當然也也有那暗暗嫉妒的人語氣泛酸道:“你們蓋著三座房子兒媳婦孃家應該補貼了你們不少吧?還是你的命好啊,娶了這樣一個家底殷實的兒媳婦。”

屈氏的好心情並不會因為這樣的酸話而影響,她坦然道:“確實,能娶到紅兒這樣的兒媳婦確實是我命好。你們看我現在精神好多了,這都是紅兒的功勞,她每天幫我按摩泡腳不說,還堅持說什麼藥補不如食補,每天都要幫我燉湯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