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可那天面試完畢後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畢竟能被挑選過去面試的的都是很厲害的老師教授,還有個走後門的,競爭激烈啊。

不過沒想到,這機會最後還真能落在她身上。

校方通知她的時候她還愣了一下。

“……小姜啊,這次可是為我們學校爭光了啊,要好好幹啊。”

校領導一番鼓勵的話下來姜可可趕緊回過神說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什麼的。

然後從辦公室出來去找江寄餘,整個人都高興地撲在他身上, “我被選中了啊!”

江寄餘順勢將她抱在懷裡,老莫夫婦此時都在外面,家裡頭沒人,摟摟抱抱不怕人看見。

一邊把人抱好一邊誇她厲害,把姜可可誇得小臉蛋紅撲撲的。

“那工作是怎麼安排?”誇完之後問起正事。

“一週去兩次廣播臺那邊, 是晚間直播節目, 一次大概一個小時。”

這檔節目是剛開辦,所以沒有安排日播,他們先要試試水,看看效果怎麼樣, 效果好的話再考慮其他問題。

因此跟姜可可的教學工作也沒沖突,可以繼續下去,至於之後要不要正式過去上班,那也是看情況。

眼下她還是挺躍躍欲試的,當初雖說去面試就算見過世面, 平常心對待, 但是當機會真落到自己頭上還是很高興的, 她也特別想嘗試下當播音員的感覺。

確認下來之後,姜可可又到了廣播電臺那邊,一是辦理一張工作證到時候出入方便,暫且是編外人員。二是看一下節目的策劃,有沒有什麼建議之類。

這一方面姜可可是沒什麼建議的,哪怕是從後世過來,那也是‘術業有專攻’,在節目策劃方面他們才是專業的,而且姜可可後世處的是網路時代,現在華國可以說是收音機時代,一般老百姓還是透過收音機報紙瞭解實事。

節目主要是情景劇模式,教大家在各個場合要怎麼說英文這樣,因為aan的中文基本是零基礎,所以姜可可在節目裡要作為主持人,中英文同時進行那種。

這對姜可可完全無壓力,而aan也是很健談的人,還有點兒小戲精的感覺,就是演技特別浮誇搞笑,讓姜可可想起後世學英文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外教,也特別愛演。

但是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挺不錯,合作很合拍,也能讓節目更加有趣點,不是那麼古板正經。

或許大家都沒有辦過英文節目,又或許在一旁聽姜可可跟aan交流還蠻有趣,臺裡的領導倒是沒有對姜可可他們指手畫腳說太多,這讓姜可可覺得輕松,第一次播音也比較放鬆。

姜可可覺得aan有點兒把她當作小妹妹,對外國人來說,華國人真的很‘臉嫩’,姜可可本來年紀就挺小,看在aan眼裡就是跟個小妹妹一樣,也會去調劑她的情緒,讓她放鬆一點,便太想著節目效果,他們錄的是情景劇,又是透過說話來表現,輕松點甚至浮誇點兒的語氣會更有渲染力,當然前提是發音要標準,別誤導了別人。

姜可可在國外生活多年特意苦練過,自然不怕在發音上掉鏈子,她要擔心的就是緊張,不過被aan幾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話調節一下,心裡確實是很放鬆,慢慢就能不去看事先準備好的稿子,跟aan一起很‘戲精’地表演起來。

等到節目結束出來,她臉上都是帶著笑容的。

不過節目的效果卻是很好的,廣播臺那邊雖然說這檔是新節目先一週兩播試試水,但是卻給了很好的時間段,事先也有在黃金檔的節目裡宣傳過這檔新節目,關注量是足夠的。

而且又是全國第一檔英文節目,這對經歷了十年文化運動的老百姓來說還挺新鮮,以前有個外國親戚都可能被批抖,現在咋地連說洋鬼子話的節目都有啦?那不得聽聽去。

就這樣,大多數有收音機的人都守著個節目開播的時間點,快到點了就調出那個頻道來,然後大家就都聽到了收音機裡一陣嘰裡呱啦聽不懂的話,但是聲音聽著還挺好聽的,也很活力很青春。

他們正想著這是請了個女洋鬼子啊,結果那好聽的女音一轉就成了熟悉的普通話,“……聽眾朋友們晚上好,這裡是xx廣播臺為您播出的《hi!engish!》欄目,我是節目的主播姜可可……”

她的英文名字也沒有特意取一個而是直接音譯為‘’,跟她筆名顆顆醬聽起來也挺像的。

然而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一開始大家以為這是個外國人,半點聽不出來是華國人,結果英文飆完講中文,無縫切換,兩種語言都講得這麼熟練嗎?

要知道現在的華國,那會英文的真的屈指可數,不像後世,遇到個老太都會說兩句‘哈嘍!’‘愛老虎油!’。

不過今晚節目一播出,在收音機旁不少小孩子都跟著念兩句‘哈嘍’‘毫矮油?’,而大人們則是不好意思張開口,看著小孩子讀哈哈大笑。

但不管怎麼樣,第一期節目效果是不錯的,大家不僅覺得這個節目新鮮,也挺有趣,對裡面兩個主播也很感興趣。

而三水大學的英語專業學生在收音機裡聽到他們老師的聲音時不知道有多激動,趕緊喊來其他同學聽聽,這是不是他們的老師,還有點兒不敢置信,那種感覺就像是身邊突然出了個大明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