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號, 全國各大媒體發出通稿,停了十年之久的高考開始恢複。

塘邊村的村支書也接到了檔案,正在用生産隊的小廣播播放,“……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城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考生要具備高中畢業或與之相當的文化水平。招生辦法是自願報名,統一考試……”注釋1

而這則通知中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政治審查破除唯‘成分論’,德智體全面考核, 擇優錄取!注釋2

這個訊息傳出來的時候,塘邊村幾乎所有的知青都沸騰起來了,這代表著他們有機會重新踏入大學,這代表著他們有機會重新回城,這代表著他們不必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這代表著他們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那一天的知青都在歡呼沸騰, 平時所有的憤滿鬱悶都不見,不管相處的好不好,見面都是笑著談高考的事,一個個激動得夜裡都睡不著。

江寄餘也沒睡著, 他當時還在外面出車,當天姜可可跑到空間裡跟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幾乎是愣在了原地,好一會兒才找回自己的理智,連聲問這是不是真的。

姜可可直接把報紙拿給他看, 上面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用了整張版面來報道這件事。

江寄餘的目光先是落在‘高考恢複’的字眼上, 隨即是報考條件,最後落在政審上‘破除唯成分論’六個字上,良久,抬眸,面色如常,開口嗓音卻隱隱有些哽咽。

“可、可可,我們的希望來了是吧?”

教育上開始破除唯成分論,是不是漸漸地,其他方面也會破除唯成分論?加在他們一家人身上的帽子,是不是遲早就要消除?

姜可可明白江寄餘的意思,哪怕不能觸碰到還是上前虛虛地‘抱著’他的身體,“是的呀,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那瞬,江寄餘覺得心底有火焰燃燒。

同一時間,知道這個訊息的老莫夫婦以及牛棚裡其他因誣陷而被下放的‘壞分子’,也輾轉不能眠,他們的激動不比知青們少,甚至比知青還要更激動於高考的恢複,不是他們能參加高考,也不是他們有兒孫要參加高考,而是跟江寄餘想到一塊去,現在教育上能‘破除唯成分論’,是不是以後其他方面也可以,他們身上的帽子是不是也能摘掉,餘生是不是還有機會能平反,能堂堂正正做人?

幾乎所有有遠見的牛棚‘壞分子’都想到了這一點,紛紛開始重新關注實事,密切注意領導人的每次講話每次會議每次指示,有人脈的也開始活動人脈,探聽探聽訊息,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能平反!

各方各派開始行動起來,將一方政治攪和得更加混亂模糊,卻又隱隱有著新的火苗在升起。

這是黎明前的黑暗,大部分人都心生希望。

而不管怎樣,眼下已經確認並且在進行最牽扯全國人民人心的一件事就是高考,得知高考重新恢複那天,各大城市縣城小鎮的書店都湧入一大群人進來光顧,從前在角落裡積灰的習題這類都被搶購一空,遲了一秒便沒了,還沒貨補,因為全國各大書店都沒貨了,足以見得這次高考的盛況,也可以從另一方面反應人們是多久沒碰過這類書籍了,就連廢品收費站那邊都有一群人過去找書,也不嫌棄髒,找到了就歡天喜地出錢買下,如此聲勢浩大還偏偏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制止,連革委會的小兵小將們都不敢攔下熱情的備考生。

一切似乎有什麼不一樣了,幾乎所有人心理都隱隱覺得有什麼正在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將會對近十年來的生活造成海嘯般的沖擊,生活在不遠的將來將要翻天覆地。

江寄餘跟姜可可倒是沒有加入搶購教材教輔書的行列之中,因為姜可可早早地做好準備,而江寄餘為了教好姜可可後來當司機四處跑的時候也會去書店買書來看,然後好維持自己在姜可可面前的學霸人設。而且他發現姜可可確實很喜歡看書,所以只要路過,發現有新書或者有跟塘邊村那邊小鎮不一樣的書籍都會買來送給姜可可當小禮物。

這種出門在外不忘記給物件買禮物的好習慣姜可可都沒想到江寄餘也會有,不過確實很受用,還不時用自己的喜歡以及言語來鼓勵他繼續維持這個好習慣。

而江寄餘自己是完全沒想到自己會漸漸被姜可可的甜言蜜語糖衣炮彈給迷惑,當初下定決心不能讓姜可可騎在他頭上作威作福的自己貌似也不知道丟到哪個爪哇島去,他甚至是毫無所覺心甘情願地快要無底線地縱容姜可可。

等到某天反應過來,這個習慣已經改不掉了。

當然,眼下江寄餘最重要的事也是高考和為老莫夫婦平反,老莫夫婦那邊的事已經去信去聯系一些人,也跟姜遠鵬夫婦做了交流,其他的就是等時機。

而高考還是要全力準備的,這個全力準備不是指辭職不幹回家複習,而是減少買賣和空間種菜的時間,繼續輔導姜可可學習,要比以前花更多時間也要更加嚴格要求,“乖啊,考完了就能輕鬆了啊。”

現在的江寄餘在只有兩人的空間裡都能說出哄人的話來了,臉皮也是修煉得夠快夠厚的。

不過姜可可也很是受用就是了,小兩口完全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意哄一個願意聽,也跟趙婆婆當初想的那樣,性格完全很搭。

關於高考文理文科和專業選擇方向姜可可也想好了,她還是打算選文科,中文系,因為以後還是要走寫作路線的,閱讀永無止境,跟隨系統學習一遍也很好的。而外語她很熟了,在恢複記憶之後,外語水平更是完全可以媲美國語。

想當年她在國外苦練外語,尤其是外語寫作,那受的苦不是一般的,要不是身在國外那個環境,沒準她真沒法做到用外語寫作,因為會有文化差異,沒法很好表達自己想法,融入語境。到後來她能發表文章還被外國人接受,這在另一方面也是肯定她的外語水平,姜可可覺得現在自己在國內讀外語系可能沒有讀中文系能學得多。

至於江寄餘他是選理科的這不用懷疑,他的思維很適合學理科並且有這個天賦,但是具體什麼專業,他有些遲疑。

備選項有兩種,一種是經濟相關比如財政會計經管,另一種則是電子資訊工程專業。前一種的選擇是為了走商業道路,就他這段時間東奔西跑來看,國家的經濟未來肯定要做出相應調整,不可能永遠憑票供應,這樣的市場是死水,是活潑不起來的。

而且當初計劃憑票供應,限制市場也是因為三年□□,國家物資不足。現如今恢複職位新上任的領導人對未來發展野心勃勃,華國是個大國,要站上國際舞臺,勢必要發展經濟,所以選擇了經濟相關專業未來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

至於另一個選項,還是江寄餘這段時間跑到了外面,見到一些電器産品,産生了好奇,對它們的原理和製作過程都很感興趣。

不過這個專業也算是搞科研方面的,以前他父母就是搞科研的,還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專案,然而照樣被打倒下放了,至今都不知所蹤,所以江寄餘心裡多少有些擔憂,如果這事再來一遍,姜可可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