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所率領下的北陵軍,可以說完全將戰術發揮到海東大陸傳統將領所理解不了的層次了。

這條通道倘若都用劍修禦劍去生生的劈開,估計要消耗十幾萬二十萬柄靈劍,這將是北陵軍此時所難以承受的。

雖然每一柄破巖刃刀所耗用的材料,要比普通的地階靈劍都要精貴,畢竟精玄金是天階以上法寶、靈劍才會用得上的極珍金鐵,但主要問題還是鑄制所需要的時間跟所需要的投入人力。

十五萬柄破巖錐,只需要千餘匠工規模的工場就能勝任;而十五萬柄玄階、地階靈劍,傾北陵郡國所有的煉器師,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估計也要三四年才能煉製得成。

陳海對此並無太多的意外。

天機學宮在燕州紮根發展了近六十年,而傾盡全燕州之力,發展天機戰械禦魔,也有四十多年,歸燕州將作司直轄、用於軍用戰械生産的中高階匠師,在桃源江一役前後就已經高達兩萬餘人,熟練匠工則高達四十餘萬人——這還沒有將太微宗、董氏、苗氏等所屬的天機工場統計在內。

而以郭泓叛、趙如晦、薛存、紀元任等人為首,不論修為高下,只要在所屬領域所有突破、專擅的天機匠師,在桃源江一役前後,就已經多六百餘人。

而這也代表著天機戰械的發展,看似沒能突破風焰動力匣的限制,但稱得上重大突破的,也至少有六百多處。

而之前的萬仙山,七峰煉器院的煉器師及充當役工的外門弟子,加起來也不過七千餘人,壓根就沒有想過利用凡民充當匠工。

燕州以往多少還受限於燕州的高階匠師數量有限,每年所能煉制的風陣匣、風焰動力匣有限,也就直接限制天機戰械的總體産量。

碎星峽一役過後,北陵軍與七宗聯軍就已經進行實質性的融合,三宗的煉器師不去說了,作為原北陵軍無償援助七宗聯軍天機戰械的條件,北庭四宗差不多一半的中低階煉器師,都被陳海借調到天營城工場。

到正式組建北陵郡國,這些煉器師自然就直接歸屬匠工司管轄。

這加上姬、奚諸族大量招募寒族子弟培養成匠師,大力發展的天機工場,北陵郡國每年所能煉製成的風陣匣、風焰動力匣以及箭陣匣,比四五年前直接提高數倍。

也使得燕州以往只能試制的天蠍戰車、風焰射流裝置、天機傀儡臂等新型天機戰械,得以批次煉制、規模化的編入軍中。

因此陳海在去年冬季,率龍驤軍遲滯魔族北侵,哪怕是打一場小規模的接觸戰,都要廢棄掉上百輛戰車,截止到桐柏山一戰結束,整個冬季,北陵軍在戰場上廢棄的天機戰車,多達六萬輛;同時還有九千餘艘風焰飛艇因為種種原因損毀,跑廢掉了的各種輜重車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這些,也僅僅是北陵兩年的産量而已。

而這些,使得海東大陸營一級的戰術安排,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目前北陵缺的是煉制高階天機戰械所需的一些極珍金鐵,既然烈帝秦冉不惜割讓安西,也要限制北陵,而呂氏早生投奔越朝的心思,陳海這次自然要敲詐一次狠。

雖然這些年從碧海寶船拆解出精玄金七八百萬斤的精玄金,這些年實際上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了。

而集北陵全境的産出,精玄金一級的極珍金鐵,每年産出也就二三十萬斤而已;這還是這些年不斷擴大産出之後的結果。

相比較之下,安西諸族以及越朝前期的戰事消耗不大,雖然每年産出極珍金鐵也都有限,但數千年下來的積儲極其可觀。

鳩真過去一年時間,率三姓子弟劫掠越朝沿海城池,兼之與越朝國內的黑商進行交易,也為北陵輸送了上百萬斤的極珍金鐵——只是這種買賣只能做一兩次,越朝沿海城池被洗劫過一遍,極珍金鐵的儲蓄就大量下降,而鳩真手裡那點海盜兵,也不可能深入越朝內陸去打劫。

從根本上,還是要深入萬丈深的墜星海底去探尋礦脈,或能有些發現。

要不然的話,即便北陵軍完全掌握玄金傀儡的批次煉制之法,以北陵的極珍金鐵産出,每年也就能煉制一兩樽玄金傀儡,聊勝於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