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將借援武官的家小都送過海來,也是想堅定借援武官禦魔的信念,當然,我與陳大人商議,將借援武官的家小暫時安置到東都山,也要盡一切可能,替他們解決掉所有的後顧之憂,”周雲山說道,“借援武官在外統兵禦魔,子侄修行必然就疏於教導,周氏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就是想在東都山開設一座學宮道院,傳習教導這些借援武官的子弟修行,一旦魔劫結束,又或許姬真君覺得沒有必要再借扶桑海的兵馬禦魔,我們就會連借援兵馬帶學宮道院一起撤回扶桑海去……”

西北域是三宗的地方,即便玄元上殿想到西北域增設道院,當年也被三宗聯手擋了回去,而吳澄思、吳雲湖原本就是西北域的土著勢力,為了獲得烈王的支援,想要在西北域新開一宗,看看他們現在已經付出多少代價了。

換作其他時刻,姬江野會毫不猶豫將周雲山的這個請求給擋回去,但現在細想想周雲山的請求,也沒有過分之處。

雖然借援武官都是四鹿島的降將、俘將,但他們以及他們的子侄,總歸還是算扶桑海三島的子弟,總歸還是要算周族借出的兵馬,不管最後被消耗成什麼樣子,周族藉助道院等手段,將這些人掌握到自己的手裡,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當然,姬江野也不擔心周族敢對西北域有什麼野心,畢竟相對於擁有逾三十位天位真君的三宗,還不是小小周族所能覬覦。

只要此時約定好,魔劫一結束,周族在東都山新設的道院必須撤回,這樣的權宜之計,看上去也不會有什麼後患。

見姬江野、元周毫無察覺的落入他的彀中,陳海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拿下雷陽宗後,北陵鎮預計能從四鹿島獲得兩萬餘精銳武官,能將北陵鎮打造成陳海心目中真正的精銳,但為了北陵鎮能源源不斷得到後備武官的補充,以及真正能讓這兩萬多降俘武官在東都山紮根,設立道院教導其子弟,是陳海必須要立即去做的一件事情。

而最終要保證這部分人始終在他的掌控之中,道院的事情,就不能讓萬仙山插手。

周雲山提過條件之後,陳海則開始提他的條件:“魔劫暴發之時,弟子臨危受命,率營城兵以守新雁城。營城兵包括從周族贖買的戰俘,雖然皆是精銳,但也僅有百萬之數,守新雁城死三十萬、殘十萬,餘六十萬可用之兵,之後弟子編北陵鎮四大行營,共計二十六萬人馬,許三十四萬將卒遷東都山安身立命,以為後備兵員。誰曾想魔劫洶洶至斯,雲門塞守禦之慘烈,掌教真人有目所睹,天營城也屢屢遇襲,傷亡極為慘重,兵馬損耗逾二十萬,此時北陵鎮還編有二十六萬精銳,但後備兵員實際已經不足十四萬。雖說周族慷慨解囊,後續還將輸送一部分精銳兵員過來,但我北陵鎮乃崇國西北域之軍鎮,要是兵員多用借援,弟子也不知道自己是崇國之戰將,還是周族之戰將了……”

陳海提的這個問題,大家也都有所認識。

雖然北陵鎮的後備兵員匱缺,遠沒有陳海所說的那麼慘,畢竟陳海之前將魔獐嶺以北三四百萬流囚都遷到東都山去了,那裡面選出十數二十萬合格的兵員,問題應該不大,但千裡方圓東都山,將東都姜氏姜震這一脈都計算在內,能在禦魔戰場之上發揮作用的合格兵員,數量上也是有限。

要是北陵鎮繼續這麼高強度的消耗下去,又或者說他們指望陳海後續繼續率領北陵鎮敢打硬仗,他們不答應額外解決後備兵員的問題,陳海此時手裡所掌握的戰爭潛力,最多也只夠消耗三五個月的。

以天呈山為首的魔族,之所以在魔獐嶺之前一直強攻不止,為的就是要和人族打最慘烈的消耗戰。

目前看來是北境極廣泛範圍的魔域,大小魔族部族都被啟用了,天呈山魔族所能補充的精銳魔兵,甚至比崇國的後備兵員都要多。

目前人族被動的守防線還能有一些優勢,也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行,我們會有考慮。”周雲山帶著誠意而來,姬江野會盡可能當場答應他的要求,但對陳海就沒有必要這麼幹脆利落,只是表示他知道這事了。

姜晉陰柔的看了陳海一眼,也沒有說什麼。

召泉郡之前是萬仙山吳氏的固有勢力範圍,在盜胎案發生之後,被萬仙山姜氏所吞併,陳海要擴大北陵鎮兵員招募範圍,擺明瞭是想染指召泉郡,這無疑是要從姜族手中硬生生挖出一塊肉來。

目前北陵鎮是鐵板一塊,姜晉完全插手不進去,陳海意圖染指召泉郡,他怎麼可能會同意?

陳海也不急著現在就要姬江野、姜晉、元周給他明確的答複,最終答不答應,還是要看形勢的發展。

這邊事了,陳海留謝覺源、黃歧瑋在雲門塞,助沙天河、朱天和、姜赫、楊隱他們守城,他跟姬江野告假,就帶著周雲山、寧嬋兒、蒼遺他們返回東都山了。

為了確保燕州機密沒有一絲洩漏的可能,天營城獨立行營、第二行營、第三行營,除了派謝覺源、黃歧瑋協助統領外,主要以四鹿島降將進行加強,而從燕州秘密調過來的人,除了主要加強陳海親自率領親兵扈衛營及第一行營外,陳海還要抽調陳雋、葛玄喬、吳蒙等人出來,協助左耳以漱玉宮秘宗護法長老的名義,主持天營學宮。

六千多俘將,親眷家小九萬餘人遷入天營城安置,其中適宜修煉、根骨還不錯、能稱得上千人之選的子弟,有兩萬多人——這些子弟修為雖然低,年紀也少,但跟他們父輩一樣,實際上都是四鹿島年輕一代的精華,將他們編入天營學宮,一方面能加強天營城的守備力量,為北陵鎮培養後備武官、匠師,一方面能讓陸續送過來的降將最終融入北陵鎮,而且這才是燕州往星衡域真正紮下來的第一根堅固無比的釘子,陳海自然要全部採用燕州出身的教習!

在這一刻,陳海才有在星衡域真正有點根基的感覺,當然,一切的前提還是要能扛過這一次的魔劫……

魔獐嶺的戰事以及彌漫整個崇國中部、北部地區的魔劫,到建興三十四年夏季還在持續著——這時候周族已經完全拿下四鹿島,前後總計除了將兩萬修為在明竅境、闢靈境的降將送到東都山,還將二十萬俘兵送過來,補充這邊的兵員消耗。

不過隨著大量精銳武官的輸入,雖然最初時這些降將計程車氣很差,作戰也很怠懈,但北陵鎮二十六萬兵馬的精銳武官比例之高,已經超過三宗其他軍鎮一大截,加上天機戰械的裝備程度,要比其他軍鎮高出一大截,之前慘烈的傷亡比例也大幅縮減下來了。

即便如此,過去一年,北陵鎮還戰死近十萬人。

建興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周雲山親自押送最後的一批降將及家眷抵達天營城,這一批人有一半是雷陽子等人的親族家眷。

雷陽子這輩子生有四子三女,但四子三女都沒能修成道胎,此時都已經逝世,也由於宗族之內沒有足夠有分量的人,雷陽子始終沒有在四鹿島建立王國,一直以來都以雷陽宗統治四鹿島。

而雷陽子四子三女留下的後嗣裡,剔除了五世之外、血脈疏遠、又沒有什麼根骨、資源的族人,武靈王周斌最終將雷陽子留在四鹿島的一千六百名親族以及劉亞夫、魏哲的妻小親眷送到東都山天營城來。

雷陽子、劉亞夫、魏哲三人到這時,被囚天營城的地宮已經整整一年多了。

陳海親自到地宮將他們押出來,他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心灰意冷,也無意感知天營城內繁雜不堪的氣息,陳海在前面走,他們就在後面跟著。

見陳海在扈衛的簇擁下,走到一座巷子口停下來,他們抬頭看了看牌樓寫著“田子坊”三字——從建築上看這裡跟城中其他的街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暗中盯著這邊的兵馬未免稍稍多了一些。

雷陽子不知道陳海何意,這時候一個紅衣少女端著浣紗的竹籮出來,年紀輕輕就有明竅境修為,可以說是不弱,但看到巷口站著一隊虎狼將卒,嚇得臉色慘白,像受驚的小白兔就要躲回去,驀然間看到陳海身邊的雷陽子,滯站在那裡驚呼道:“太爺爺……”

雷陽子再是鐵石心腸,心裡也是一痛,負手朝陳海說道:“老夫早就是你的階下囚,你想要老夫做什麼,何苦如此費盡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