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價值(第1/2頁)
章節報錯
屠重錦雖然在左津谷諸戰立有大功,但還不能抵消秦潼關失陷的罪責,之前的將職都被捋奪了,暫時以虎賁校尉銜節制第二大營,好在第二大營的武官多為隨屠重錦從秦潼關突圍殺出的部將,不會妨礙屠重錦執掌兵權。
屠氏一族,此外又舉薦屠重政擔任西園軍總管府軍司馬,輔佐樊春、文勃源治軍。
也不知道屠氏在幕後與英王贏述達成什麼協議,除了屠重錦、屠重政、屠子驥三人,屠氏及附屬宗族還有不少精英弟子,也陸陸續續編入西園軍得以重任——陳海與屠子驥、屠重錦的關系不差,而既然知道英王贏述有意用屠氏子弟掌握西園軍,他自然也是樂以配合。
第三大營戰力最為完整,便由姚啟泰最先率領北進收複潼北府諸縣;陳海、屠重錦皆率部在左津谷休整,一直到益天帝七十三年年底,才開拔往雷陽谷而去。
秦潼山外早已經白雪皚皚,唯有潼北府境界氣候濕潤,幾年寒冬都難得下一場雪,但也將潼北府最慘烈的一幕完完整整的呈現在眾人眼前。
潼北府,一府十七縣千餘大小鄉亭城寨,沒有一處完整。
叛軍在圍攻左津谷大營的同時,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將潼北府境內所有的抵抗力量,都逐一剿滅,陳海率部北行,所見遍地殘墟、滿山滿谷皆是屍骸,更是有數十萬民眾被叛軍裹脅,鑽進深山老林。
西園軍收複潼北府,逃入深山的民眾才陸續回歸家園,但家園都變成一地殘墟,兩三百萬人就又成了新的難民。
潼北府境內已經沒有多餘的糧食儲備,要是不能立時從燕京運輸大量的糧食過來接濟,又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又不知道會有多少新的流民湧出來,鋪天蓋地的湧到其他府縣去逃荒,進一步動蕩飄搖難定的局面。
只是這些還不是陳海此時所能插手過問的事,他只是奉令率部趕到雷陽谷,與主力彙合。
數十萬叛軍早一步分散撤入潼北府以北的崇山峻嶺之中,地形險惡、道路崎嶇。
西園軍推進到雷陽谷,再往北就無法鋪展兵力,而小股精銳又與天師鞏梁所率的千餘赤眉教精銳教徒爭勝;短時間內樊春、文勃源也只能率西園軍在雷陽谷築造城池、哨壘,意欲先將叛軍封鎖在雷陽谷以北的深山老林裡再說。
數十萬叛軍脅裹大量的民眾北撤,沒有足夠的糧食,也只能從其他險僻峽道往秦潼山外轉移;要不然的話,數十萬叛軍被封鎖在潼北府以北的山地裡,沒有足夠的糧草維系,不用派兵強攻,很快就會自行潰散。
……
雖然雷陽谷的戰場已經清理過了,但山崖、山石以及殘存的樹木,到處都還能看到雷霆轟殛的痕跡。
盡可能多的將軍務交給趙無泰、趙融、屠子驥三人處理後,陳海卻也樂得悠閑,帶著蠻奴鐵鯤,登上雷陽谷西側的絕嶺之巔,看風卷雲舒。
陳海早已經踏入闢靈境後期,兼之他掌握完整的碎裂真意,兼修雲流、逆流真意,已能隱隱感應到天地雷罡元氣的存在。
天地罡元氣息,又稱為天地元氣,分金木水火土風雷寒陽九性。
雖說天地罡元氣息無處不在,但其性暴虐,玄修弟子根本無法吞納到柔弱的髒腑之中煉為真元,但對開闢祖竅識海的玄修而言,在識海凝聚道篆或其他種種神通仙訣震蕩天地罡元,再以龐大無法的神念駕馭,就可施展威力強大無法的玄法神通。
對武修而言,武道真意融入玄功絕學之中,修煉到一定境界之後,同樣能牽動天地罡元,能使武招的威力提升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看頭頂低垂的雲層裡,數道雷光電弧隱隱似龍蛇出沒,偶爾會化作雷柱轟劈下來,威脅嚇人,陳海暗感此地的雷陽罡元還真是濃鬱,也難怪衛於期會毫無知覺的踏入天師鞏梁所佈的天罡雷獄大陣之中。
陳海琢磨著他要是能修至陽武道,有一天能修煉到接引雷罡元氣化入玄兵戰戟之中,威力又該是如等的驚人。
感應有人從山後飛過來,陳海轉身見蠻奴鐵鯤若有所思,似乎也在感知這天地間無處不在的雷罡元氣,都沒有察覺到董潘、吳雄及董寧從山後飛過來。
蠻奴鐵鯤身上還有諸多秘密,陳海也不想逼他說出來,朝董潘、吳雄、董寧拱手致禮說道:“董帥、吳將軍、郡主怎麼也有興致跑到這邊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