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的師傅將來還要回到血蹄部落,而不是留在薩迪多或者是繼續遊歷,迦娜倒是就幾分理解的說道:“是因為師傅您要荒原這個抗擊比蒙第一線嗎?”

盲龍劍聖點了點頭道:“是啊教廷絕不會讓戰火燒到南側大陸腹地的,哪怕損失慘重也會將比蒙獸人攔在蠻荒古原上,你師父我僥幸成為大陸四大劍聖之一,又怎麼會與這場曠世大戰失之交臂,而且說來好笑,我有時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艾倫這個小家夥,就是擊潰比蒙的關鍵,跟在他的身邊,遠遠要比跟在教廷身後保護那些魔法師更加精彩。”

聽到師傅說出這麼誇張的話,迦娜略微有些詫異。

她倒不是小瞧艾倫或者血蹄營地,無論個人的勇武還是局域戰鬥指揮,艾倫都是她見過最出色最優秀的人,並且總會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戰鬥方式,並且每次的結果都會令人大跌眼鏡的同時又暗暗敬佩。

這個家夥彷彿對於劍走偏鋒和創新戰鬥方式有著一種偏執的熱愛,在他眼裡,遊擊戰和層次不窮陰謀詭計彷彿才是正確的戰鬥方式,而不是兩軍堂堂正正的你來我往。

但是哪怕無論艾倫個體戰鬥力再強他也不是劍聖或者聖階魔法師。

血蹄部落如今就是實力再翻上一倍,在南北兩族大戰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無非就是避免與比蒙大規模軍團正面重複後,偷襲輜重部隊或者先鋒軍以及斥候部隊。

以血蹄部落如今的戰鬥陣容,這也是如今他們能夠唯一勝任的事情了。

就算如此,人數眾多的比蒙,也會派遣重兵跟隨輜重部隊,更別說本身就戰鬥力極強的先鋒軍和斥候部隊了。

而一場大規模戰役,決定最終走向的,並不是無數個區域性戰鬥勝利,而是兩軍對陣,比誰的預備隊更多,然後拿人命去填,那屍骨去鋪。

縱觀以戰鬥為主旋律的聖卡西斯大陸上,大大小小的戰役不下千次,可是真正能夠以奇勝以正合的不是沒有,但是客觀因素實在太多太多了,這些因素並不是能夠以人力創造出來的。

要是戰鬥真的這麼簡單,神聖教廷也不會如此被動,奧菲斯也不會以聖子的身份留在血蹄營地拉攏大酋長部落了。

而且這些以少勝多的戰鬥,往往都是數量較少的一方個體戰鬥力比對方強上無數倍,遠的迦娜不知道,近數十年來這種以少勝多的戰鬥只有過兩次。

一次是四大部落抽調千名勇士抗擊三萬教廷軍團,教廷軍團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輜重部隊跟不上,最終導致在荒原上受到重創後無奈選擇戰略性撤退。

而且荒原蠻族更是損失慘重,因為不想和教廷全面開戰,雙方剋制下只是派遣少股部隊戰鬥。

大酋長部落只是抽調千名勇士,其中光是領悟了蠻族戰環的酋長就有二十五名,其他全是各部落精銳戰士,而且更別提許多臨近戰場的小部落插科打諢,盡管戰鬥發生在蠻族的主場上佔據了天時地利,可惜戰鬥結束後,蠻族戰損率也高達八成,就算勝利,也是慘勝。

還有一次發生在極北之地冰雪女神教的地盤上,數十名司職戰鬥的狂戰祭祀滅殺近千名極北嗜人雪族,這次的客觀因素就更多了,戰鬥打響時,漫天的冰雪和狂風根本令嗜人怪睜不開眼睛,也辨不清楚方向,更別提發現敵人在哪了,只是站在原地紮堆盲目捱揍。

而數十名女神教狂戰祭祀卻截然相反,這種惡劣的天氣狀況對他們來說如同如虎添翼一般,站在原地狂扔魔法刷人頭就行了,反正敵人也找不到你在哪,更別提空間中無數風雪元素和信仰之力等著他們調動召喚。

可惜比蒙獸人不是鬥氣都沒掌握的教廷普通士兵,沒有後勤士氣就會陷入低落,戰鬥力也大打折扣。

更不是行動緩慢如同行屍的嗜人血族,紮堆聚在一起幹挨著魔法的洗禮。

比蒙的個體戰鬥力要比普通士兵強上無數倍,他們的祭祀力量完全可以抗衡人族魔法師,更別提那些被灌注祭祀之禮體型放大數十倍以上的各類野獸。

而且當代比蒙獸皇更是雄才偉略,積極發展民生的同時,更是給予了很多大陸北側的主戰種族比蒙身份收為己用。

穆裡尼奧被譽為比蒙第一名將,歸其原因還是上頭條的頻率和出鏡率高,因為對外作戰一直都是他率領的,但是誰又清楚這種全能型將領在比蒙又有多少?

畢竟每個領悟了祭祀之力的比蒙都會大幅度提高智力,更別說那些血脈正宗的比蒙上位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