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巴比倫與小紮克學習鬥氣這件事,老紮克非但沒有阻止,相反還持鼓勵的態度。

見多識廣的老紮克,不像艾倫那麼一知半解,他對鬥氣的瞭解,不同於科隆人類本身的立場,而是以一個對立的角度去闡述鬥氣的作用。

畢竟老紮克麾下的精銳戰士不少都是死在了人類的鬥氣武士手中。

人類的魔法師少之又少,雖然不能否認他們的強大,但是哪怕魔導師級別的魔法師,撐死也就能左右一場區域性戰鬥,而戰爭的關鍵走勢,還是靠最基層計程車兵。

如同休倫特的地行龍軍團,先期作戰都是靠基層的步兵用生命去消耗,最後預備隊才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其實這樣做沒什麼不好,就是有點拿人命不當人命,神聖教廷帶頭這麼做,老大都這麼幹了,其他眾人類帝國也有樣學樣。

對比蠻族戰士強悍的體質,先天處於弱勢的人類,哪怕是佩戴再精良的護具,手持再鋒利的武器,一對一甚至是多對一的情況下,都未必能抗衡一名蠻族戰士。

咎起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對天生半石化面板的蠻族戰士無法造成有效的傷害,以及對蠻族戰士兇狠的近身攻擊沒有太多的抵抗能力。

一個人類戰士單獨面對一名蠻荒戰士,如同郭小四單挑穿大姚一樣,花樣作死,除非郭小四胯下穿襠奪命狂奔。

這就和一個小孩子,赤手空拳永遠打不過一名成年男子一樣,雙方不是一個水平線上。

但是修煉出鬥氣的人類戰士,哪怕是再弱的鬥氣,不說完全有把握格殺一名部落精銳戰士,但是牽制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就代表了那個小孩子穿佩戴了護具,手握利刃一般。

他不但能有效的抵禦力大無比的蠻族戰士,還有可能手握利刃反斃對手。

縱觀聖卡西斯大陸,所有人類正規軍的軍團架構,人數最多的肯定是基層士兵,但是指揮士兵的軍團長,甚至是大隊長小隊長,先不說戰鬥戰術素養如何,他們首先自身肯定是擁有鬥氣的高階戰士。

洛特爾公國雖然是有數的強國之一,但是從一個商團的護衛長都是擁有鬥氣的高階戰士,就可以看出來,人類修煉出鬥氣的武士,不在少數。

尤其是那些擁有鬥氣的高階戰士,如果處於戰鬥第一線,他們就是抗衡部落戰士和守護獸的最大底牌,作用僅次於魔法師。

很多人類正規軍團,都擁有一支人數眾多,並以修煉出鬥氣的高階戰士組成的預備隊,他們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參加戰鬥,而是等普通士兵慢慢消耗掉對方強力戰士的體力後,再進入戰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遠的不說,老紮克率領部落精銳戰士,曾與人類神聖教廷異教徒討伐軍團那一役,就是因為戰士們與普通士兵消耗掉了太多的體力後,數十個修煉了五花八門鬥氣的高階戰士,打了血蹄部落一個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如果不是老紮克帶著守護獸“灰燼”力挽狂瀾,並且抱著與地行龍騎士同歸於盡的心態,血蹄部落未必就能夠重創那頭高階土系魔獸地行龍。

當時如果不是為了及時救治地行龍,神聖教廷陣營也不可能會選擇戰略性撤退,畢竟那是一頭亞龍魔獸,不是大白菜說不要就不要的。

如果當時不顧那頭土系地行龍的安危繼續戰鬥下去,教廷很可能將血蹄部落全殲,但是沒辦法,蠻荒部落就一個優點,那就是窮,教廷也不傻,在損失一條地行龍的情況下還要死扛血蹄部落,那不是有病嗎,教廷也不缺那幾普通戰士不可怕,無非就是人數眾多,並且充當著炮灰的角色。

可怕的是擁有鬥氣的高階戰士,那就是人類軍團的最強力的殺手鐧。

之所以這麼說,不是因為他們的單兵素質或者團隊配合意識多麼的強大,而是鬥氣加身之後,戰鬥感觀、大腦的反應力、身體的反射速度,都能夠大幅度提高,從而能有效的躲避和抵抗蠻族戰士的攻擊。

老紮克談完了對鬥氣的看法之後,又無奈的嘆了口氣。

這片大陸的唯一永恆不變主旋律,就是戰爭與侵略。

隨著人族、比蒙獸人等種族人口基數倍增,他們生活的家園和土地就需要不斷的擴張,除了侵略別無他法,這還沒算上需要生活在特定環境下的精靈、矮人和德魯伊一族,以及人口不多的其他種族。

數千年前,比蒙大帝國被已經蟄伏數百年的人族擊敗,不得不撤出富饒的大陸南邊,最終退守蠻荒古原。

而原本蠻荒古原上的土著野蠻人,被人數眾多的比蒙獸人又趕到了條件更為惡劣泰姆瑞拉雪山上生活。

慢慢發現荒原並不適合休養生息的比蒙獸人,一退再退,終於在大陸北邊定居。

這時泰姆瑞拉的土著野蠻人又走下了雪山,回到了原本屬於他們的荒原上,在大陸上最強大的兩個種族的夾縫中生存,被趕來趕去的野蠻人痛定思痛,發誓以後蠻荒古原就是他們的家,誰來就揍誰,全家陪葬要在所不惜,其實他們也沒辦法了,泰姆瑞拉雪山太冷了,他們是荒原蠻,也不是愛斯基摩人,沒那麼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