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秦孝寺無地自容地說,“我不知道你是女的,還當是我的兄弟班金蟬呢!”石囡兒坐在炕沿上說:“小妹是岐州人,自小和婆婆相依為命。前不久婆婆故去,我被歹人劫到長安欲賣到煙花之地,好不容易逃了出來,流落街頭,又冷又餓,聞得這裡有豆腐香,想來討點兒吃的,誰知昏死在門口,若不是大哥搭救,小妹恐怕早被凍死了!”說著雙膝跪倒,納頭便拜。

秦孝寺慌忙扶起她:“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小可實在不知姑娘是女兒之身,適才有所冒犯,望姑娘莫怪!”

石囡兒笑道:“大哥這是哪裡話,我感激還來不及哩!”秦孝寺接上話頭:“這就怪了,我被胡兒擄到陰山破石築路,結交了一個兄弟叫班金蟬,和你長得一模一樣,身上也有半爿金蟬項墜,你說奇不奇?石姑娘,你可知道金蟬項墜的來歷?”

石囡兒默默流淚:“婆婆過世前才告訴我,那一年她在白水河撈魚,見上游飄下一隻木盆,便將木盆勾到岸上,裡面竟是一個不足月的嬰兒,脖子上掛著半爿金蟬項墜。婆婆無兒無女,老伴也先她而去,便將嬰兒收養。這個嬰兒就是我,因為我是女的,婆婆便起名囡兒,至於石姓,純粹是取拾來之意……”

秦孝寺聽得張口結舌,忽聽門外一陣哄亂:“起火啦,起火啦!”秦孝寺急急跑出門去,見那火從白老闆房裡燒起,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向豆腐房這邊撲來。秦孝寺急忙呼喚街坊救火,石囡兒也提著水桶幫忙滅火……

大火最終撲滅,但白老闆和小妾卻命喪火海之中。官家勘驗完現場得出結論:白老闆只顧和小妾風流快活,不小心弄翻了火盆,釀成大禍……

一把火燒死白老闆和小妾,也燒光豆腐作坊的全部家當,秦孝寺身無分文,他對石囡兒說:“小可本想供姑娘一日三餐,但豆腐作坊化為灰燼,秦孝寺一貧如洗,不知姑娘有何打算?”

石囡兒語出驚人:“我在京城舉目無親,就想跟著秦大哥,秦大哥不會嫌棄吧?”秦孝寺心頭一凜,自從他知道石囡兒女子之身後,便對她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好感,只是說不出口。此刻聽石囡兒這麼說,秦孝寺臉上頓時有了光彩:“我怎麼會嫌棄姑娘,倘若你在身邊,天大的困難我秦孝寺也不懼怕……”說到這裡,猛然想起衣兜中的龍鳳金釵,興奮地說,“我怎麼把它忘了呢?”

秦孝寺拿著龍鳳金釵,在石囡兒的陪同下來到京城最大的當鋪。當鋪的朝奉只看了金釵一眼,便即驚得目瞪口呆,問秦孝寺怎麼會有龍鳳金釵,秦孝寺也不隱瞞,說:“這是我娘送我的傍身之物,如今走投無路,只好拿來換幾個錢。”

朝奉讓秦孝寺等上片刻,轉身入了內堂,不多時領著一個健壯漢子走了出來。那漢子一見秦孝寺,納頭便拜:“殿下駕到,龍子鏢有禮!”秦孝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自稱龍子鏢的漢子站起身來,將他和石囡兒請進屋裡讓座敬茶,喜形於色地說:“殿下先在這裡用茶,小人去去就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孝寺不知說什麼才好,這個龍子鏢為什麼喊他殿下?正自渾渾噩噩,忽聽外面一陣腳步聲響,許多全副武裝的軍士突然在當鋪門口排成兩行。秦孝寺以為是來抓他和石囡兒的,驚得不知所措,有人高聲喊道:“皇上駕到!”眾人紛紛跪地恭迎,秦孝寺和石囡兒也趕忙跪在地上。

皇上走上前來扶起秦孝寺,打量了半晌,問道:“你娘叫陶婉兒?你是他的兒子?”

秦孝寺定了定神,說:“我娘是姓陶,可叫不叫婉兒她沒告訴我。”皇上哈哈大笑:“有龍鳳金釵為證,你娘準是陶氏婉兒!”接著又問,“你今年多大年紀?你娘對你說過從前的事情嗎……”

一旁的龍子鏢對秦孝寺使了個眼色,小聲說:“殿下還不趕緊拜過父皇?”秦孝寺這才明白龍子鏢為什麼喚他殿下,原來陶氏是娘娘,而龍子鏢將自己當成皇子啦!秦孝寺慌忙跪地稟告皇上:“小人秦孝寺賣豆腐出身,並不是孃的親生,兩年前見娘在原州兔兒溝破窯洞裡孤苦伶仃,小人便認她做娘,娘才有了小人這個兒子……”

皇上怔怔良久,悵然若失地說:“原來這樣,看來是寡人福薄,命中無子了!”龍子鏢慌忙請罪:“臣下失察,犯了欺君之罪。”皇上道:“愛卿何罪之有,這全是二十年前的兵禍所致……”

二十年前,胡人圍攻京城,皇上在貼身侍衛龍子鏢護衛下逃到秦州,敵兵退去後返回京城,但太子和幾個皇子都命喪敵手,皇上痛不欲生。龍子鏢進言:“聖上在秦州不是還有個陶娘娘嗎?說不定她為聖上留下了骨血……”皇上便讓龍子鏢前往秦州迎接陶娘娘回京,但陶家莊被大水夷為平地,陶娘娘生死未卜。光陰荏苒,皇上一天天見老,無人繼承大統的煩惱使他寢食難安。龍子鏢又來進言:“臣下認為陶娘娘還活著,娘娘生的龍子就在民間,只要找到皇上當年御賜的龍鳳金釵,就能找見他們母子。”皇上於是下旨讓各地當鋪密切注意龍鳳金釵,這才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龍子鏢見皇上愁眉緊鎖,寬慰他道:“聖上勿憂,秦孝寺雖然不是皇子,但娘娘總算有了下落,臣等這就接她回京。”於是帶上秦孝寺、石囡兒,還有十幾個精幹衛士連夜向原州趕去。

一行人來到寺頭嶺,陶娘娘正在院子裡縫補衣裳。龍子鏢雙膝跪倒,聲淚俱下:“娘娘,臣下終於找到您啦!”

陶娘娘見龍子鏢突然來到,又驚又喜,將他扶起來道:“龍將軍怎會找到這裡?”龍子鏢拿出龍鳳金釵,指指一旁的秦孝寺說:“都是你這個乾兒子穿針引線,小人才知娘娘在窮鄉僻壤受苦……”

秦孝寺上前拜過母親,傾訴了長安一行的坎坷遭遇,陶娘娘淚流滿面,聲聲哀嘆中講述了龍鳳金釵的來歷。

二十年前,陶婉兒是名震秦州的美女。有天晚上秦州知府突然來到她家中告訴婉兒的父親陶立本,說皇上龍駕秦州,身邊沒有女眷,讓婉兒前去伴駕。陶立本便將婉兒送到府衙。婉兒在秦州伴駕半年,皇上對她寵愛有加。不久勤王之師收復京城,皇上匆匆離開秦州,走到半路,方才想起沒向婉兒道別實在薄情,便讓龍子鏢將龍鳳金釵和一隻金元寶送給婉兒留作紀念。當時婉兒已經有孕在身,皇上離開秦州的第二年,婉兒便在陶家莊產下一對龍鳳胎。陶立本喜出望外,當即打了一枚碩大的金蟬項墜,掰開為兩爿,合成為一體,其用意是一胎兩嬰,各佩一爿。

就在婉兒母子眼巴巴等待皇上接她們進京時,一場洪水襲擊了陶家莊。陶立本為保皇子,找來兩隻大木盆扛上高坡,交代婉兒:“大水如果漫上來,你們母子坐進木盆或許能保住性命!”大水很快就漫上了高坡,婉兒將兩個嬰兒分別放進木盆,給他們脖頸上各掛半爿金蟬項墜,作為日後相認的信物。木盆順流而下,婉兒的父母家人都葬身於洪流之中。而陶婉兒幸運地抓住了一棵參天古樹……

聽陶娘娘說完,龍子鏢神情大振:“這麼說娘娘為皇上生了龍鳳胎?”婉兒仰天長嘆:“生是生了,但兩個孩子不知還在不在人世……”龍子鏢道:“娘娘福大命大,孩子必定安全無恙。”

卻見秦孝寺手舞足蹈,拍手說道:“哈哈,好事全讓我碰上啦!”陶娘娘問他碰上了什麼好事,秦孝寺就將他在胡營結交班金蟬的事情說了出來。陶娘娘放聲大哭:“這麼說我兒還活在世上?”

龍子鏢也不禁狂喜:“皇上有子!皇位有人繼承啦!”秦孝寺拽拽龍子鏢的衣袖,說道:“將軍先別忙高興,還有喜事呢!”說著拉起一旁的石囡兒對陶娘娘道,“娘,你看看她像誰?”

陶娘娘這才仔細打量起石囡兒,發覺竟和年輕時的自己十分神似。陶娘娘一把抓住石囡兒的手:“孩子,你是……”

未等石囡兒答出話來,秦孝寺已介面說:“囡兒,還不把金蟬項墜拿出來讓娘看看?”石囡兒從脖子上摘下半爿金蟬項墜遞給陶娘娘。陶娘娘一看,抱住石囡兒放聲大哭:“果然是孃的孩子,老天睜眼,讓你和孝寺哥哥相遇……”

龍鳳金釵使母女相逢,又知道了兒子的下落,陶氏夫人容光煥發,當即乘坐車輦向長安趕去。走到岐州天已黃昏,一行人投宿岐陽客棧。店老闆聽說來了貴客,特意過來迎接。秦孝寺一見大喜,原來這店老闆不是別人,正是和他在陰山腳下走散的班金蟬。

那一日班金蟬找不到秦孝寺,只得隻身一人逃回中原,途中碰上岐州商人李百萬,二人結伴而行,李百萬見班金蟬勤勉老實,就請他到岐州打理客棧生意。眾人問起他的身世,竟和石囡兒毫無二致,也是養父母從河水中一隻大木盆裡揀來的。

陶娘娘與班金蟬母子重逢,抱頭痛哭一場。第二天回到京城長安,班金蟬和石囡兒見過父皇,認祖歸宗。班金蟬被立為太子,石囡兒被封為公主。秦孝寺功勞最大,又和公主石囡兒兩情相悅,皇上賜婚,他當上了駙馬爺。

喜歡貝納頌請大家收藏:()貝納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