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霆凌山南麓有個岑陽村,村裡有個老獵戶孫大順。

孫大順六十歲這年,忽然大病一場,病勢漸重,奄奄一息,躺在榻上昏睡不醒。

家人開始準備後事,買好棺木,做好壽衣,只等孫大順嚥氣了。

這天,孫大順忽然睜開雙眼,精神百倍,竟然坐了起來。他把兒孫叫到榻前說:

“我知道自己就要去地府了,臨死前我還想再去打只兔子,去集鎮上走一遭。”

家人見孫大順忽然病好,皆大吃一驚,心知他這是迴光返照,當下也不阻攔,任他去完成最後的心願。

孫大順頭重腳輕,揹負弓箭出門,進山後看見一隻兔子,在草叢間悠閒地吃草。

孫大順拉弓射箭,手中力道不足,一箭射出,只射穿兔子的一隻耳朵。

兔子帶著箭就跑,慌不擇路,竄進灌木叢裡,被枝葉卡住,動彈不得。

孫大順輕鬆捉住,拎在手裡,去往集鎮,又買了二斤酒,一起拎了,就要回轉。

沒走幾步,兔子掙脫落地,跑向人群,孫大順大步追去,卻發現了一群人正圍著一個卦攤。

他心裡好奇,也不再追那兔子,便擠到了卦攤前面,但見當中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道士,正在為人算命。

孫大順感到大限已到,料想命不久矣,想最後再算上一卦。

孫大順走到道士面前,奉上卦金,求道士一算。

道士閉目唸咒,手指輪推。忽然睜開雙眼,盯著孫大順說:

“你今晚必死無疑,趕緊回去準備後事吧。”

孫大順聞言,並無驚異之色,他抱拳謝過,分開人群,緩緩離去。

走不多遠,忽然看見前方一群人正在打架,連忙擠過去打探。

一個老者指點著說:

“兩群無賴打群架呢!”

見孫大順有意上去勸架,老者連忙制止說:

“他們就是狗咬狗一嘴毛,你可別去攔架,再打傷你了就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