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之事跟曾彥一說,當場曾彥便拍著胸脯應了下來。

並且曾彥不愧是看透了世情的人物,馬上提議請客的時間不妨安排在放榜之前一夜,辦一個長席,直到放榜之日。

方唐鏡拍手稱妙,放榜之前,最後的狂歡,可以最大限度的醉生夢死。

中了能借酒助興,不中也能借酒澆愁,這個主意大妙。

讓曾彥去幫忙召集人辦宴會,既是為了和同鄉打好關係,也是拉曾彥一把。

若曾彥說是自己請客,別人未必有賞臉,可若是方唐鏡請客,那情況就不同了。

以方唐鏡此時在江南士子心中的地位,以他展現出來的潛力,別人沒有機會還要創造機會親近,誰會推辭?

而作為曾彥作為跑腿也不是壞事,起碼錶明瞭與方唐鏡的關係不錯,別人以後會給他幾分面子。

加上他年紀老大,前途擺明不大,誰會提防一個老傢伙,親和力特別強。

所以這事辦得格外順利。

江南士子數百人,方唐鏡準備請百人左右的規模,想著怎麼也要花兩三日才能通知到,沒想到第二日傍晚,曾彥便來說一切準備就緒。

這效率讓方唐鏡大感意外,要知道這可是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

曾彥解釋道:“這次咱們江南趕考的舉子,有一大半倒是住在會館,通知了一人便連帶著請他通知有關係的人,發動朋友,一傳十,十傳百,自然很快。”

曾彥又道:“只不過怕是到時與宴的人數不止百人,大家聞風而來,誰不想就近瞻仰新科中式舉人的風采。”

中了會試但未參加殿試的考生,在大明稱為中式舉人或會士,過了殿士這關才叫進士。

當然,進士是籠統的叫法,官方是有區別的:

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賜“進士及第”。

二甲,一般為七人,即與一甲一起共前十名,賜“進士出身”。

三甲,其餘的中式舉人賜“同進士出身”。

方唐鏡請客的標準除了那些下請柬給自己的人之外,就是把南直隸有名的學子全都請了,不用說,新科中式舉子也大多出自這次宴請的客人之中,誰不想早點目睹。

方唐鏡很是滿意,一邊吃酒行樂,一邊通宵達旦的等待放榜,若再請上一班美姬,這跟大年三十的春晚豈不有得一拼?

何況秀娘火鍋店恰好位置就在棋盤街,距離禮部六七百米遠處,再派人去守著榜文,只要一放榜,訊息立刻就能第一時間傳過來,誰人高中了,大家當場敬酒作詩,這才是士林盛事。

“好!我這邊再請人出面組織一班梨園班子會演,辦成一屆盛會!”方唐鏡想想,既然已經高調,便不如辦成一個讓全京城集體難忘的盛會。

想了想,方唐鏡決定將之辦成一個春晚和年終頒獎盛典的集合體,當然,這也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

說辦就辦,當下方唐鏡精神一振,立即叫人去請汪芷、徐小公爺,夏小娘子。

三人很快就到來,方唐鏡說明意思,大家都是年輕人,正是唯恐天下不亂之輩,一聽是要籌劃一場將會蜚聲內外的慶典盛世,均是大為興奮,七嘴八舌地開始獻言獻策。

“既然是文壇盛世,少不了要請些禮部大佬,士林名宿,比如懷恩公公,禮部侍郎尚書什麼的,你列一個名單,這事我來辦。”汪芷小手一揮,把大佬嘉賓的事情包圓了。

眾人嚇了一跳,連懷恩公公都能請到,這面子都到天上去了。

“怎麼,不信?咱們走著瞧!”汪芷得意地眨了眨大眼。

“算了,還是不要如此高調,請文壇名宿即可,不必摻合進官方性質,不然大夥放不開,那還玩個什麼勁。”方唐鏡忙否決了這個提議,開什麼玩笑,這是要開文會,不是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