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囂張皇親(第1/3頁)
章節報錯
“萬歲,東廠乃文皇帝所設,祖宗成法不可廢也!”
周壽搬出祖宗大義,擺明了就是要先聲奪人。
祖宗成法?眾人心裡無不鄙視,最先壞了祖宗成法的就是你周家。
當真合則用,不合則棄,把祖宗成法當成什麼了?
大明第一次群臣集體伏闕請願,為的便是周太后壞了祖宗規矩。
按祖制,只有嫡皇后才能與皇帝合葬。
且成化皇帝的老爸英宗在掛掉前還專門下詔,只願與錢皇后合葬。
錢太后死後,周太后便打起了主意,要阻止錢太后與英宗皇帝合葬在裕陵。
這在群臣看來,當然是與禮不合的大事。
這便有了大明第一次的集體伏闕請願,最後逼得成化皇帝不得不答應依禮而行。
但周太后雖然心願未能達成,卻也發揮了潑婦本色,明的不行便來暗的。
她於是便改變了陵墓設計,設計成了三穴同墓,便於自己死後合葬。
錢太后雖然與英宗同陵,但在周太后的安排下,卻不在同一條墓道上。
並且最絕的是,周太后將錢太后墓穴與英宗玄堂之間的通道填滿。
獨留自己一側的通道與英宗玄堂相通,雖然盡顯小氣,卻也得償了所願。
且由此開了一個先例,自周太后之後,嗣君生母亦得以與皇帝合葬。
從種種事蹟可見,老周家一旦認準了的事,就是撒潑打滾也是要辦到的。
此時周壽搬出祖宗成法來,擺明就是說,大家注意了,俺要開始耍賴了。
這就十分頭痛了!
大家可以不給傳奉官們面子,卻不能不看在周太后的面子上給周壽三分面子。
因為周太后雖然小農格局,小家子氣嚴重,對國家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此時的太子,便是由周太后親自撫養成長。
大家普遍認為,若無周太后此舉,太子恐怕早就死在萬貴妃的雌威之下了。
這絕不是瞎說,以萬貴妃的權勢,就算萬貴妃沒有殺太子之心,但希圖迎合上意的小人會少麼?暗暗弄死太子邀功也不是不可能的。
宮裡唯一能與萬貴妃分庭抗禮的也就只有周太后了。
因而為了國本,群臣雖然腹誹周太后種種不是,卻也是心存了三分敬意的。
連帶的,對於周家的諸多惡行,大家的忍讓度也大了三分。
還客氣地說,現在的周家正處在如日中天的時候,諸多勳貴也要看其臉色,說出來的話,份量很是不輕的。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現在有風聲傳出來,說皇上有意廢儲,另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