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弟弟妹妹一個十二,一個十三,都到了可以幹活的年紀,可大老爺不讓幹活……”

眾人聽到這裡,都有些不解,怎的就不讓幹活?

難道還讓他們讀書不成?

雖然說讀書也不是不可以,可一般讀書都要從五六歲的娃娃抓起。

十二三歲才開始讀書,明顯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讀書年齡,還能有什麼成就?

難道就為了他縣太爺的面子,就強迫人讀書?

不知道供養一個讀書人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多大的負擔麼,這麼搞法,不是愛人,是害人。

“縣老爺說了,縣裡設公學,咱們小區所有的適齡兒童必須讀書,學費一律全免。

學費全部由‘救災扶貧基金會’籌措。

咱們這批災民子弟是頭一批。

縣太爺說了,讀書不分先後,朝聞什麼道,晚上那什麼‘死可’的,記不住了。

反正是所有不滿十六歲的都要讀‘補習班’。

象我這樣的,凡是沒滿三十的都要讀‘掃盲班’。

也不求咱們能考上秀才舉人,主要教識字和算數。

小師爺說了,能識字就能知道朝廷的法令,寫寫書信什麼的不求人。

能算數,就不會被人騙,還可以算帳,測量,可有用處了。

學會了這兩門手藝,在縣裡找個體面活計就容易了。

比如做個帳房先生,大夥計,倉庫管事什麼的都能讓別人高看一等。

先說清楚,這‘掃盲班’我大柱可是報了名的。

晚上開課,免費的,不報白不報。

就是聽說教書的先生挺兇,學不會,罰站,打手掌,老不客氣了。

沒辦法,誰讓這是小師爺訂的規矩呢。

他還說什麼‘學會數與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小區”是個什麼玩意,是指某一片區域吧?

如果每個小區都開設一個公學,這得開多少個公學?花費多少銀子?

不過再想想這些補習班,掃盲班都是一些因陋就簡的設施,也就恍然了。

不過考慮到給這些人讀書並不是以科舉為目的,只是為了生計考慮,就覺得有點怪怪的。

似乎並沒有“學而優則仕”那麼高大上,是不是太市儈務實了?

可孔聖的有教無類,天下人人有書讀的宏願難道也會有錯?不存在的嘛!

好吧,這也可算是教化的一種了。

再想到那句“學會數與法,走遍天下都不怕!”,眾人又是若有所思。

不得不說,這句話雖然直白,卻是相當有道理。

若是會算數,當真是走到那裡都吃香。

沒辦法,帳房先生太少,會算數的讀書人裡也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