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優惠政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家一行人,走到了這個鑽井架的前面,可以看出來,經過數年的風吹雨打,完全鏽蝕了,鏽跡斑斑,也只有一個架子,至於鑽井裝置,早就搬走了。
地上遺留一些鑽探出來的樣品,只是零散得很,大致能看出來,這地下的地質情況真的非常複雜。
從這些樣品能依稀看出來,地底下有不同的巖層,甚至還有皺褶和斷層。王旭東揮手道:“徐專家,你能介紹一下當初的情況嗎?”
徐繼文是遼東省地質局的專家,現在已經退休了,早幾年沒有退休的時候,曾經參與了國家地質勘探隊的那一次勘探,王旭東要來考察富川油田,丁原特地將他叫了過來。
見王旭東叫自己,他馬上走過去,緩緩的道:“王董事長,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這一帶的地質條件很複雜,下面油層的情況也非常複雜,那一次勘探,我們本來計劃在面積一百多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打109個鑽孔,最深的一批鑽孔深度將超過1000米,可惜……”
說完,輕輕的搖了搖頭,彷彿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一樣。他繼續道:“結果,我們遇到了很多麻煩的事情,我們發現,下面的地質條件和油層情況非常複雜,我們不得不減少了鑽孔數量,最後只鑽了26個鑽眼。”
“即使這樣,我們也大致能預測出來,這裡有大小起碼十幾個油藏,石油總儲量在十億噸以上,當然,這是初步預測,如果能再進一步的詳細探勘,可能會發現,這裡的石油儲量還不止十億噸。”
王旭東驚訝的道:“這麼巨大的石油儲量!”
徐繼文沒有任何驚喜的感覺,而是又輕輕的搖了搖頭,“王董事長,你千萬不要高興得太早,雖然我們沒能詳細全面的勘探,但根據我的經驗估計,這裡的石油可採儲量應該不高,油藏分散,甚至埋藏較深,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石油開採,我建議,最好不要在這裡投資建設油田。”
王旭東暗暗欣賞的看了徐繼文一樣,這才是一個地質工作者應有的態度,實事求是,真正的告訴自己,勸自己不要在這裡投資。
這個時候,丁原有一點不高興了,重重的盯了徐繼文一樣,心中想道,哪裡有這麼說話的,這豈不是將王董事長的投資往外推。
他是一名官員,不是一名地質工作者,立場不同,他希望王旭東將投資留在這裡,自然只報喜不報憂。
他這麼做,也不能全怪他,立場不同而已,說到底他是一名官員,為的是經濟發展,為的是gdp。
丁原擔心王旭東不在這裡投資呢,馬上道:“王董事長,這裡的地質條件和油層情況雖然差一點,但它的資源儲量大啊,另外,我們當地政府將會為你去爭取最優惠的政策,尤其是稅收政策。”
礦産資源的開採,稅收可不低,尤其是石油的開採,在開採成本裡面稅收就佔了不小的比重,如果能爭取到低稅率,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陪同的田秘書也道:“王董事長,如果你真在這裡投資,我回礦業部之後,一定會向陳部長做專項彙報,給你們最優惠,最便利的條件,包括礦産稅的徵收等。
王旭東心中一陣高興,這還沒有開始建設大油田呢,各種優惠政策就主動送過來了。
別人在這裡開採石油非常難,成本也非常高,但王旭東不會,因為咱們有“神級大礦主“系統。
拋開這裡的地質和油層情況,其他各方面,王旭東都非常的滿意,於是,王旭東點頭道:“如果真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我會考慮在這裡建設大油田。”
得到王旭東這樣的明確答複,丁原心中大喜,幾乎是拍著胸脯道:“一定,我們一定給出最優惠的政策。”
王旭東點一點頭,不動聲色的啟動了“神級大礦主”系統,都說這裡的石油資源儲量極大,預計在十億噸以上,王旭東倒是要看一看,它到底有多大。
系統啟動!
王旭東下達指令,開始對這一帶的石油資源進行掃描,也用不著半徑500公裡,半徑50公裡就足夠了,主要是看一看這座油田的情況。
很快,熟悉全息三維圖浮現在王旭東的面前,礦工一號的聲音也在王旭東的腦海之中響起來。
“東哥,半徑50公裡,深度4000米範圍的石油資源情況掃描完畢!”
………
第一更送上!
今天拖班了,回來得有一點晚,現在才將第一章發上來,大家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