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傳說中的皇后7(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有一個命中註定早夭的弟弟,只有三歲就早夭。不過現下弟弟離三歲還有兩年多,憑她的本事救回小包子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不知道她現在的娘賈敏是不是一個拎得清的人,是不是如傳聞中一樣把榮國府當做寶一樣。要是這樣,就不好辦了。
黛玉起床準備洗漱,去隔壁院子陪便宜孃親吃早點。順便探探底。
“哎呦,我的小姐喲,您怎麼自己起床了,怎麼不讓外邊的丫頭婆子伺候著。”黛玉的奶孃王嬤嬤,一進門就看見黛玉自個兒在穿衣服。
“嬤嬤,是我自己沒有想起來讓她們伺候的。”黛玉確實疏忽忘記讓雪雁他們伺候了。
賈敏生下嫡子後,身體一直不是太好,加上兒子還小,對女兒也難免會疏忽一些。
黛玉穿著一件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像極了小說中描寫的小精靈一樣的狡黠可愛。她穿行在林府,走到賈敏的院子,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
黛玉來到賈敏住的玉敏軒,賈敏還窩在床上,她最近一直臥床修養,身子骨不怎麼爽利。
“玉兒,怎麼這麼早就來了。”賈敏的模樣還是嚇著黛玉了,怎麼病成這幅模樣。憔悴的像個四十歲的婦人。臉上沒有一點血色,難怪兩年多以後就會香消玉隕。
“玉兒掛念孃親的身體睡不著,想早點起來看看孃親。”黛玉的記憶裡,賈敏是個頂頂好的母親,對黛玉的事全是親力親為,只是近段時間生產和生病才有些疏忽。
黛玉走到桌子上,倒了一杯剛剛送進來的開水,在裡面放了一顆自己煉的丹藥。入水及化,黛玉親手端給賈敏。“孃親,喝口水潤潤喉。”賈敏笑微笑的看著女兒為她忙碌,這樣的生活是她想要的,那是一種簡單的幸福。“辛苦玉兒了。”賈敏輕抿一口說道。
“孃親 ,一杯茶怎麼會辛苦呢?玉兒要一輩子這樣為孃親辛苦才行。”黛玉萌萌的小臉上是嚴肅的表情,讓賈敏露出了久違的開懷大笑。賈敏好久沒有這樣開懷大笑過,時間久遠的,她自己也記不清了。
黛玉此時發現賈敏似乎有點不對勁,和記憶中的有些差別。和上世的賈敏就更不用提了,天差地別。上世自己見到賈敏還是自己和賈敏相繼回京後,那時的賈敏身體康健,子女相伴,相公愛重。整個一個幸福的小女人。
黛玉的感知沒錯,這個賈敏還是賈敏,只是有點不一樣了。她是重生而來的賈敏,上世的她,去世後一直陪伴著自己的女兒,從揚州到京城,再從京城到揚州,然後再回京城。她以為那是自己的孃家,母親一定會善待自己的女兒,沒想到母親那麼狠心,明著是對自己女兒還,背地裡卻吞沒林家的家產,還不護住自己的女兒,由著王氏那個毒婦磋磨自己的乖女。她恨不得吃了王氏的肉,最後她們活活的氣死自己的女兒。這輩子她有機會重新安排女兒的一切。如果她的身體僥倖能治好,她一定要讓王氏好看。她不會饒了王氏和賈政二人,一定要讓他們一家付出代價,敢磋磨自己的寶貝女兒。
賈敏心裡百轉千回,心裡已經從前世回到今生。
黛玉看不出哪裡不對勁,乾脆不再觀察。只要賈敏是真心對她就好。
“玉兒,挨著孃親坐會兒。”賈敏挪開一些位置,讓給黛玉。
“孃親,我想看看弟弟。”黛玉很想看看那個可憐的孩子。
“綠屏,去看看安兒吃奶沒有,吃了就抱來給玉兒看看。”賈敏吩門外的大丫鬟。
“是,太太。”綠屏是賈敏是身邊得力的大丫鬟,一直是兢兢業業的。
綠屏走到隔壁廂房去看看小少爺。
賈敏喝下水以後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她覺得身體輕鬆了許多,胸口不再沉悶,氣喘的也輕鬆些許。不再有喘不過氣的感覺。她詫異的看了黛玉一眼,她喝水的時候,就覺得水有點清新的香味。不是很濃郁。難道玉兒也是……。她不僅有些想的有些出神。她不願自己的寶貝經歷過這樣的一切,她希望寶貝能順心的走完這一輩子。
“孃親,在想什麼呢?”黛玉看著賈敏出神,出口詢問。
在賈敏出神的時候,黛玉也是在打量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孃親。她不知道賈敏今天是怎麼了。頻頻走神。
“黛玉見過黃伯伯,見過兩位世兄。”黛玉笑語嫣然的對著三位。“既然叫我一聲伯伯,那伯伯也不能小氣。”皇帝說完,把自己腰間掛著的一枚和田玉玉佩解下來送給黛玉,要知道這枚玉佩皇帝一直很喜歡,每天佩戴快二十年,今天就這麼輕易的送給了黛玉,林如海倒不知道這些,可護衛和兩位皇子確是知道的,心裡一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餘的兩位皇子也相繼送出了自己手上值錢的玩意兒。安安奶聲奶氣的給皇帝行禮問好,逗得皇帝和和三皇子和七皇子又了一筆小財。
總之這個夜晚,黛玉是滿意極了。她得到了一枚沾染龍氣的玉佩,在房間裡黛玉盤膝打坐,吸收玉佩上的龍氣,修為更加的穩固,這個不能增加修為,卻可以穩固修為,還能護身。
一個晚上過去,黎明即將到來,旭日東昇,當第一縷霞光照進黛玉房間的時候,黛玉才慢慢從修煉中醒轉過來。
林如海的書房裡面,皇帝和林如海一起翻閱林如海收集的一些賬冊,還有情況。
“愛卿,你是什麼看法。”
“回皇上,這個情況以微臣看來,還是不宜大動,但可以小幅度的動一下,也不會引起動盪。”林如海知道這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得罪的人不是一個兩個,還是一大圈,個個都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