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在鎮上看到郭家人還有一些郭氏族人後, 曉曉就不怎麼上鎮上逛,有事都是去雍州。

日子一天天的過,清潭村一個雍州附近都畏懼如虎的村子。沒有想到在大旱之年卻是一塊福地。

森林茂密, 有水, 有獵物, 有野果,在深處還有野菜。

清潭村人始終都保守秘密, 不對外人言, 就是跟二百五一樣舒冰也是閉緊嘴巴,從不把村裡的真實情況和鎮上新認識的小夥伴言明, 也不嘚瑟。她比許多人更奸滑, 更知道怎麼能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森林資源雖多,但是她也不想被人盡皆知, 讓外邊的人來分一杯羹。

清潭村的人,日子要不外邊的難民好過。郭氏一族要比曉曉他們這一批人先到雍州,也先落戶。應該要比牛氏一族的人日子好過,事實是他們過得緊巴巴不說,還隨時面臨餓死人。郭德良一家要稍稍好點, 他家老二認字, 在一家酒樓做賬房,第一次郭德良要老二交出月銀,家裡的人要生活。

郭家現在是每天都是戲, 家裡不得安靜。這些都是遠離曉曉的。

準備好遠行的東西, 曉曉要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邊關找郭嚴西。

“大有哥, 蔡嫂子,以後沒事,幫我家裡多開開門,通通風。”

“哎,知道了。你放心吧,你交代的事,我們一定會做的妥妥的。”蔡嫂子不捨曉曉的離去。

“行,那我走了。”

“嗯,路上注意安全,別急著趕路,照顧好自己和孩子們知道嗎?有事帶信回來給我們。”

“哎,知道了,你們都回去吧!我可能很快就回來呢!快家去。”

曉曉和孩子們揮揮雙手,牛慢慢走遠。大家才回轉。

牛車不再是一個板,曉曉加上了棚子,在裡面就是下雨刮風也不會有事。可惜沒有雨下。

孩子們在車裡自己玩,自得其樂 ,曉曉在外邊趕車。她喬裝打扮成一個男人,路上基本不進店,都是在野外露宿的。她能很準確的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水,獵物,自己還帶了小泥爐子,還有鍋,碗筷……,也還算過得去。

夜晚夜宿野外,已經是曉曉的家常便飯,對於她來說,野外比客棧更方便。

矇矇亮,曉曉就開始給孩子們準備早飯。野菜和粗糧餅子,還有一口熱乎的湯。粗糧餅子就著熱湯也吃的香噴噴的。

孩子們都很懂事,曉曉做早飯的時候三個孩子就幫著撿柴。

兩個小的也滿了三歲,也會幫著哥哥一起撿柴。昨晚在夜色的掩護下,曉曉牛車上新增了一些東西,有雜糧,有幹野菜,有醬菜,有肉乾還有一罈酒……。都是符合她目前能力的東西。

還有今天半天,曉曉能趕到邊關第一城鹿城。

已經是深秋,邊關比雍州可冷多了,曉曉在車廂的頂部懸掛一枚火晶石,車廂裡面溫暖如春。孩子們在裡面嬉鬧。

“娘,你冷嗎?”木頭在裡面照顧弟弟妹妹們還掛心著外邊受冷風吹的孃親。

“不冷,你和石頭還有小花,要乖乖的,不要蹦知道嗎?”

“知道了,娘。”

半下午的時候,曉曉駕著牛車順利的進了鹿城。一眼望去,鹿城的城牆就比一路上看到的任何一個城鎮的城牆要高大堅固,城裡大部分都房子不是磚頭和木質結構的房子,許多都是石頭砌成的房子,鹿城是方正格局,到處一看就是方方正正是,沒有什麼比的花哨的地方。

曉曉一路上看到城裡的人很少,不過看到許多穿著鎧甲的將士們在運什麼東西。來來往往的,大家都是神情嚴肅。曉曉駕著牛車來到兵營。她穿過一個城市才到兵營。

“什麼人,這裡不能靠近。”在兵營外,幾個手持長矛的兵士攔住曉曉。

“兵爺,小婦人是來找孩子她爹的,他一年沒有給家裡去信,去年下半年到現在都沒有訊息,家裡大旱,出來逃難,安頓好就想出來找找他,要是活著我們娘幾個看看他就回去,要是不在了,我就帶孩子給他磕個頭,就回去。您幫我問問吧。”

“你男人叫怎麼名字?是哪裡人,在誰麾下從軍?”

曉曉報出郭嚴西的名字和別的資訊。攔住她的一位看似有點職位的軍士,激動的問,“你是陳蘇曉嫂子對吧?”

“你是……。”

“嫂子,我們沒有見過,我是西哥的結拜兄弟江威,不過西哥經常說到嫂子和家裡的孩子。只是西哥現在不在軍營,進京城去了,要年後或是時間更長點才能回來,真沒有想到嫂子會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我去請假給嫂子安排住的地方。”

二人寒暄半天,知道一些自己想聽,對方又願意給的資訊。才對對方少了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