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潛入泗水郡(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戰天帶領五千兵馬日夜兼程,終於在半月之後踏入了泗水郡境內。
這時的泗水,已是春意盎然,綠樹成蔭。
大澤鄉的蘆花,早已被鬱鬱蔥蔥的狹長新葉所替代。
可是,這充滿生機的地方,如今卻是生靈塗炭,滿眼荒蕪凋敝。
田野之中見不到幾個勞作的民夫,即便有,也是些寥寥可數的老弱病殘。
四下可見崩毀倒塌的房屋,斷壁殘垣上,不時有覓食的野鳥落腳歇息。
這裡,似乎經歷了一場曠古未有的災難一般,一片焦土。
李戰天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很不是滋味。
這樣一個亂世,何時能天下太平,蒼生安居。
這樣想著,李戰天只覺得自己的肩膀上沉甸甸的。
如今,劉邦已經率軍西進,攻打大秦的郡縣去了。
所以,蕭何肯定是早已鞍前馬後,此番前來肯定沒機會了。
眼下還有希望尋到的,只有韓信和張良。
歷史上,韓信此人,生於淮陰,乃是西漢開國功臣,“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與蕭何、張良同為漢初三傑之一。
韓信最初投靠的是項羽,但一直得不到重用,整天鬱郁不得志。
不過,自從他結識蕭何後,十分受對方賞識。
史上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後,最終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不過,這樣一個人物,卻沒能善終。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呂后烏布蒙身,於不見光處誅殺。
韓信此人,出身極為貧寒,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
沒有錢和勢,做官自然無門,商賈之道,他也不擅長。
因此,韓信只能常常依靠別人接濟,餬口度日。
甚至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連辦喪事的錢也沒有。
然而,就是這樣的情形下,他卻要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萬戶人家。
其結果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至於張良,乃韓國今河南省新鄭)人,同樣是漢初三傑之一。
張良的出身跟韓信不同,他生在貴族之家,先輩曾經在韓國五世為相。
早些年,張良曾因刺殺秦始皇不成而隱居避世。
不過,自追隨劉邦之後,備受器重,最終被冊封為留侯。
張良此人,明顯比韓信識時務了許多,懂得何時進退,幾時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