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衍論政(第2/2頁)
章節報錯
入夜,篝火點的很旺,石勒把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好禮相待的請了過來圍坐在一起。
“你是石勒!”王衍突然開口道:“大王還記得我王衍,王夷甫嗎?”
石勒仔細的看著這個自稱王衍的老者,緩緩開口道:“是否是竹林七賢之一王戎的弟弟?”
“正是正是!”王衍一時名士的氣勢又回到了身上,大喜道:“大王還記得你我還曾有過一面之緣嗎?”
“一面之緣!?嗯,哦,那年我十四歲,去洛陽行販,只是在城牆上呼嘯了幾聲,就驚動了你這個大官派那麼多人來抓我,真是看得起我啊!哈哈”石勒笑的有點僵硬,王衍的話不僅讓石勒想起了這件事還讓他想起了自己曾經跟一個叫郭敬的漢人一起販賣誘拐各族人民的發家史和被司馬騰抓住後自己也被販賣的不幸經歷,石勒看了眼左右的親近,這個事要是再讓這個人下去,要是再多什麼,讓族人聽取了,影響不好啊……
所以石勒看向王衍的眼神越發yin冷……
王衍卻不急不緩的回道:“我當時和左右:“看這個胡饒相貌骨骼非常奇特,聽他的聲音似乎有非常大的奇志向,要是下大亂恐怕會是一代梟雄,故而派兵捉拿大王,不想大王已經遠遁,呵呵”。
石勒的臉se緩了下來,他覺得王衍的是實話,那時候他的確是胸中非常鬱悶,故而上了城牆去叫幾聲,不想這樣都能招了災禍,不過現在想想王衍的話,這個人確實不簡單啊,石勒突然對王衍產生了興趣。
張賓也在旁邊,石勒只帶了自己和大將孔萇,他那個虎兒正在自己的營帳裡石勒送他的女人。跟來的還有不少大頭領。張賓對這個王衍也可以是神交許久,今這樣的談話,老實他曾經意yin過幾次,所以對王衍的每句話和措辭都非常留意,現在聽了王衍的語,張賓卻只是微笑不語。
石勒頓了頓繼續問道:“你看,晉國這樣的泱泱大國,怎麼會衰敗如此?不僅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還發生什麼八王之亂,國家破敗,山河破碎,這倒底是什麼原因呢?”
王衍順從地述了自己的理解,詳盡的把統治集團的腐朽推卸到了王室的奢靡風氣,以致上行下效,之後的晉恵帝這個痴兒皇帝繼位,導致皇后賈南風亂政,然後是八王之亂,國力耗盡,再加各地官僚地主上對百姓和內遷少數民族的壓迫當時胡人內遷的很多地方,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已經大大超過漢族),民族矛盾越來越激烈,各地起義不斷,災也不斷,使得晉國越來越衰敗。
張賓突然打斷道:“這些我們都知道也經歷過了,不算你的見解”。
王衍仔細看了一眼這個石勒身邊的首席謀士,反而冷靜了下來,心道要活命的話看來真的要拿點真本事出來了,王衍緩了口氣繼續道:“晉亡之禍根其實始於晉武帝司馬炎”。
張賓和石勒都是眼睛一亮,一直緊閉雙眼的司馬範也是渾身一震,只聽王衍繼續道:“且不武帝聽信賈南風之言立了傻兒惠帝承繼大統,他首先認為晉魏更替是透過宮廷政變實現的,所以學漢高祖,大封宗室親王,分封各地,以致皇權削弱以致出現了比漢代七王之亂更加厲害的八王之亂”。
石勒點頭示意王衍繼續。
王衍看到石勒贊同自己的觀點,膽子也大了起來,繼續道:“士大夫的奢靡風氣也是因為武帝默許石崇和王愷鬥富而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晉是實行佔田制度的,這種制度是在曹魏屯田制度被破壞後,貴族,官僚爭相侵佔田地,隱匿戶口,原來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門,或遊食商販,加上服役為兵者,有一半人不從事農業生產。因此,農業荒廢,國庫空虛,百姓窮困。針對這種情況,滅吳以後,西晉採取兩項重大措施:罷州郡兵以歸農;頒佈佔田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賓笑道:“那麼照王大饒看法,佔田制非常及時非常好了?”
王衍知道要過招了,也不著急,慢慢開口道:“佔田自然有其好處,譬如解除了屯田制下的強迫勞動,並且鼓勵墾荒,這對提高農民積極xing和擴大墾地面積是有好處的”。
“那為何反而激起了民變呢?”石勒是過來人,所以一句話就點到要害。
王衍好不慌張的回道:“只可惜制定制度的人只強調要保護官僚士族佔田等特權的規定,其主要jing神不在於對官僚士族的特權加以限制,而在於確認和保護他們已佔到大量土地和戶口的既成事實。大王想想,這樣一來,哪個老百姓還肯去墾荒,墾荒了出來也被人豪取強奪走了,加上災,如何能民不聊生呢?”
張賓聽了也不斷點頭,心道這個王夷甫確實不簡單,只是既然看得那麼透為何不改變呢?嗯,他本身就是高門士族,只有清楚知道才能更好的剝削啊……
石勒開口道:“嗯,晉一統下後,各地各族流民在新到的地方進行開墾,困難和艱苦是可以想象的,但不僅沒有得到當地官府地主的支援,反而受到欺壓和迫害,自己也在益州看到過,北方各州也有,殺流民取其貨這樣的事,官府地主們乾的不少!所以各地起義,暴亂也是正常的”
“是啊,晉朝使用的是魏時的九品中正制度,自從賈南風黨政後,任人唯親,以致社稷危機,下大亂……”
喜歡五胡明月內請大家收藏:()五胡明月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