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遊離殷商,帝辛姻緣(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要訂閱,過兩天改回來)
天道大勢幾乎不能改變,雖說有著董卓的參與,現在整個大漢的局勢很是混亂,但黃巾起義這個決定大漢盛衰的關鍵轉折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不過即便是董卓也無法想到,在面對十幾尊頂級皇者時,張角有著何種翻臉的資格或是底牌。
即便是其他頂級皇者並不在意這一場戰鬥,但龍尊與劉家老祖劉交可是沒有這個限制。
再退一步,即便皇室頂級皇者不出手,各地守護神獸、鎮壓一方的半聖皇者們,它們的一舉一動堪比萬千大軍。
以前世張角所領導的二流黃巾教徒來說指望他們來反攻人才輩出的大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他隱隱約約也有著一種可怕的思想。
若是黃巾起義甚至於張角三兄弟都是天道化身,那這一切或許都說得過去。
裴仁基投靠張角這也給董卓提了個醒,在天道大勢的竄改下,黃巾教徒定然有著超越歷史的強悍實力。
即便是沒有裴元慶兄弟等天驕人傑,天道依舊會賜福一些武將,甚至於封王統帥也不是不可能。
再加上那所謂刀槍不入的黃巾力士,說不定張角真的可以在數年後攪起一番大風雲。
除了張角一事,還有就是蚩尤對於九黎一族是徹底整合。
在臨行前,蚩尤與強良聯手拜訪,請求董卓賒一批糧食給他們。不安於平穩的九黎族最好的統一方法就是像外部進攻。
在南越一塊盤旋的九黎族處境還是不錯的,大漢懶得去管哪些黑山惡水。
順帶著劉裕也將益州南部的一些山林地帶暫時借租於他們。
然而不論怎麼說,這些地方都是荒蕪之地。不說這些地帶鳥獸眾多,生存環境艱難。連最為基本的糧食都無法滿足九黎眾多部落族人的需求。
想要發展那就要像東南半島去開發,這裡面盤旋著許多小王國小部落,戰力不算太過彪悍,正是開疆拓土的好地方。
再加上鐵神、蚩無極、九幽奈何皇三大皇者壓陣,頂級皇者祖巫強良為底蘊,攻伐這些小小王國沒有任何困難。
只是九黎一族受到的打壓太嚴重,底子太薄,即便是有著董卓與蚩無極這些年的幫襯,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起色。
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沒有後勤補給能力、更沒有時時刻刻都醫療能力。
想要打哪些小王國還是有著一定困難的,不然總不能一切都讓皇者出手吧!
況且蚩尤這一次的打算也就是練兵,練出一隻屬於九黎一族的軍魂之兵。
強良的面子不能不給,蚩尤又是前一任兵主系統的宿主。對此董卓還是很感激他的,要不是蚩尤戰敗而死,他董卓也不可能有著今天的勢力。
既能賺一位祖巫的人情,又能與九黎一族結下善緣,這一筆買賣董卓幹了。
不過糧食這方面董卓確實也給不了太大的援助,只能從此戰收穫兇獸肉乾中調出一批配合數十萬石的糧草倒也足夠九黎一族遠征軍使用不少時間。
倒是在兵器鎧甲箭羽與醫療方面董卓還能給他們不小的幫助。
這些事情若是讓董卓與蚩尤兩個人自我商談,估計沒有十天半個月是商定不了的。
為此董卓派遣賈詡全權代表自己與蚩尤代表巫九天道賜福的封王謀主)自行商討。
董卓相信賈詡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只要他們商定好軍需數量,董卓就立即下令調遣。
對於這一暫時虧本的買賣,沒有謀士選擇反對。甚至於這一事件被劉裕所知後,這位本該帶兵離去的傢伙硬是留了下來,不要臉的選擇差上一手。
九黎一族為什麼要開拓疆土,董卓與劉裕為什麼要大力支援這一事件?
原因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很眼饞!眼饞朱元璋的勢力!
沒有什麼頂級百家的支援,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戰交州朱元璋卻是表現出極為強大的軍隊實力與後勤補給能力。
這一點,只有能夠壓他一線,其他諸侯包括皇室與劉裕在內的人都要遜色他一籌。
董卓能壓他一線,那是因為雜交水稻、土豆、白薯等高產量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