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改回來)

宴飲時刻,這是對武將的犒勞,也是對明天戰鬥的討論。

所謂出戰名額之類的東西太過於虛幻,董卓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能按照心裡的算計大概選定一些武將,具體人選估計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董卓心裡清楚,這些封王武將強弱,他們的主公、將軍心裡都清清楚楚,到時也不用有那種傻子送人頭的情況出現。

同時也是為了應對明天的局面,董卓心痛的拿出一壺神逆寶酒,將其與一罈上等烈酒相混合,分給諸位武將飲用,估計也能彌補這些天的疲憊和一些陳年老傷。

寶酒一壺大概十杯左右,混合烈酒後每人大概也能分到一杯的五分之一。

收穫與效果是肯定有的,只是一定不如完整一杯大,然而這已經是董卓大出血了!

半聖遺骨釀造寶酒,這奢華簡直難以相象,那寶酒也就是董卓自己麾下有名有姓的將軍才分到一杯,諸如白起、岳飛、宋昊陽這種頂級人物才分的多一些。

對了,劉裕整整分走了兩壺!

想起這事,董卓自己就像掌嘴,自己怎麼就那麼欠,當時非要炫耀,結果就被敲竹槓,想想真是悲催。

多次獎賞後,董卓剩下的寶酒也就兩三壇而已,而從昨天到現在已經拿出十二杯賜予,這真的是在挖董卓的心頭肉。

更別說明日戰後,那些戰果輝煌的武將定然還要在給予一些賞賜,其中也要有這寶酒,想一想董卓自己就流血。

一臉笑意看向諸多武將,董卓表面的客套那是真的能看出來。不過也沒有人敢擺什麼臉色。

虧源義經和真田幸村兩人,武田信玄也參與此次宴飲,也被賞賜一杯寶酒。被一視同仁的還有凱撒。

只是這傢伙喝不慣華夏烈酒,學著武將一口悶下,嗆的是臉紅脖子粗,也是一件好玩之事。

武田信玄曾向董卓表示,想要求見源義經。其目的也是十分明顯,想要為東瀛挽回這一尊封王武將的損失,再說源義經也不是一般封王武將,其還是一位不死不滅級別的統帥。

這種統帥,是東瀛最為缺少的,從系統的檢測中董卓發現,東瀛到底是彈丸之地,來援雖有兩位封王武將,但統帥最高者就是武田信玄。

這位歷史上有著甲斐之虎的存在,其統帥一道的最高成就也就是一名半步封王,若是沒有大機緣進行技能蛻變或是半聖大能不惜耗費自身本源為其逆改根本,不然這輩子無望封王。

從這也能看出一員封王大將對於東瀛是多麼稀缺。

所以對於武田信玄的小心思,董卓看在眼中,內心決定讓源義經自己選擇。

雖說看不慣那些鬼子,但對於自己的手下,董卓一向是一視同仁,源義經、真田幸村、服部半藏三人投靠這麼多年,吃穿住行什麼都不少。

在心中,董卓把他們也當做自己人,現在讓源義經自己選擇未來,也是他最後的底線。

當然,作為一名魔王,若是源義經選擇回東瀛,董卓也不會故意針對,更不會截殺他們。

這種事情怎麼能做?要做就做的大一些,外面不還是有兩尊東瀛半聖嗎?憑藉他董卓麾下諸多強者,留下一尊不過分吧?<p,那和董卓也沒有任何關係!

只是讓董卓萬萬沒有想到,源義經很懂事,哪怕已經讓侍衛帶著武田信玄去拜訪,可是源義經連門都沒開。

宴會開始前,兩人面都沒見一面,話都沒說一句。就是這宴飲時,源義經從來就沒看過那些東瀛武將一眼,倒是惹得本多勝忠一陣白眼。

武田信玄無奈,只得在宴會之上傳音董卓,想要借董卓之手,與源義經談一談。

說來也奇怪,董卓手下東瀛強者有三人,真田幸村雖不如武田信玄強大,但也是一員不小戰力。跟隨宋朝修行多年,一身武道不能用資料來衡量。

服部半藏更是在氣運獻祭時僥倖突破無上,直達第三等級。算得上名副其實的忍者之神。但武田信玄來到這裡,只提了源義經,對於其他兩位就當不存在一樣,著實讓董卓疑惑。

在詢問賈詡、李儒兩人後,董卓倒也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那兩人絕對不會回到東瀛!

武田信玄代表的是東瀛諸多大名,但他是豐臣秀吉這陣營中的鐵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