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較於其他諸侯,董卓和曹操是有一定優勢的。

高寵和馬成也算是不打不相識,而越恆定與馬成更是有著滴水之恩。

估計最終馬成將會在兩人之間選擇自己的主公,然而就目前來看,董卓希望並不大。

但要是以大帥身份強制將馬成調入自己麾下,董卓也想過。但最終能不能收服是一方面,其結果肯定是會惡了曹操,給自己樹立一個大敵。所以董卓放棄了這個念頭,反正自己手中武將也不少,一個馬成倒也不算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剩下的諸侯也沒剩幾個,最為低調的就是趙匡胤、李世民、朱元璋三人。

雖然這一世三人名氣不算太大,可作為歷史上數得著的頂級帝皇,投靠在他們麾下的將領不少。

這一次,朱元璋派遣武將李文忠出戰,而最為的野人熊胡強則護衛在其身邊、沐英、湯和、傅友德幾人也不是一般的人傑,這幾天他又拉攏了張勝祖、於金彪兩人。

只可惜演義中他的頭號大將蔣忠雖然也在義士之列,卻不只是何原因,並沒有投靠在其麾下。

不同於水滸傳中那個水貨蔣門神,這個蔣忠在評書明英烈中可謂一員忠心耿耿的超級猛將。

董卓也試著拉攏,卻得到了蔣忠的明確拒絕。

李世民是李淵的兒子,名義上他並沒有資格和諸多軍閥並列。哪怕其麾下有著薛仁貴、張士貴、尉遲恭等猛將,但他並沒有插手。

倒是李淵洋洋灑灑派遣了十幾員李氏一族的猛將過去。只是因為這些武將大多都不是什麼留名武將,戰績也不是很出色,甚至有兩人已經隕落。

作為幽州的牌面人物,趙匡胤本應該拿出一些實力強大的武將,然而他並沒有。甚至只是讓收服的謀士范文程為城下奮戰的將領提供一些幫助,阻擊一下兇獸。

對於這種光明正大的划水,雖然感到無奈,但也無可奈何。戰鬥本就是為了區別各方所統領計程車卒強弱。

趙匡胤的幽州軍、李淵的幷州軍、董卓的涼州軍,三大邊境護軍戰力自然不用別人點評。

朱元璋出兵二十萬,僅在皇室、董卓之後,與劉裕並列。甚至很多人都把劉裕、皇室歸為一類。

可以說朱元璋就是當世第三軍閥,二十萬士卒,能在十四天內跨越數千裡來到漢陵長城,在某種程度上就已經體現士卒的強弱。

所以這幾人雖然在划水,不過並未給自身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

經過三五個時辰的奮戰,眼看著太陽也將落下,兇獸陣營中終於發出了撤退的訊號。

隨著一聲聲解脫的哀嚎,一柄柄武器掉落在地,一個個苦戰一天的猛將徑直從坐騎摔落,當然也有不少人,他們的坐騎早已戰死。他們徑直躺在地上,全然不顧地上的血腥和橫七豎八的兇獸屍體。

更有甚至者,因為飢渴,直接稀釋斬殺兇獸的血液。

他們都是英雄,因為他們的付出而使得今日士卒無損失。

他們現在這個樣子看似醜陋,但沒有人敢不尊敬他們,他們就是大漢中最為可敬之人。

不用董卓多說什麼,諸如李存孝、董俷、馬成之類未參戰的強大武將自發躍下城池。

不是救人,而是緊盯著前方,兇獸雖然是畜生,但他們比人還要狡猾。

正常兩軍交戰鳴金之後那就是收斂屍體的時刻,不論你多麼仇恨對手,但在這個時刻誰都無法出手。可以說這是一場戰鬥中最為安全的光明。

董卓征戰多年,遇到的對手數不盡,他們同樣保留著這個傳統。可是兇獸不一樣。

前一段時間,就在董卓的眼底下,剛剛休戰的兇獸群落在漢軍打掃戰場時掉頭髮起進攻。

那一戰,因為準備不全,董卓付出了八百多士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