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過兩天改回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很強。
歷史上農民起義很多,但從一個農民不借助任何血緣外力,成就一大帝王的很少。
以少馬之南方,向北開拓疆土,成就一大皇朝之人更少。可以說朱元璋算得上千古無一。
若非明四代之後賢明君主太少,大明帝國也不至於如此!
在得知自己的處境後,朱元璋破釜沉舟的勇氣更強於項羽。
這也是就是為什麼朱元璋出兵二十萬,且攜帶大量錢糧的原因。
不得不說朱元璋到底是朱元璋,因為這番舉動,他被劉宏看在眼中,故而在無形之中消除了一場禍患。
出兵二十萬的舉動在諸多諸侯乃至於皇室裡面都算得上前四,這種大手筆使得他獲得了不少義士的好感。
收穫不少武將謀士不說,朱元璋這個人也就此邁入百家的眼中,得到百家支援的朱元璋也算是真正的有了底蘊。
這也算得上禍福相依吧!
截止今日,朱元璋已經趕路七天,再有七天便可趕到漢陵長城。貫穿整個大漢,從最南腳至北部長城,僅僅只用了十四天時間,其速度和效率甚至比之董卓麾下精銳還強上一些,也算是朱元璋統兵有方。
漢陵長城之事掀起了氣運國度上一番大動盪。
如果說普通的兇獸進攻或許也只能成為大漢的養分,可是現在由諸多半聖牽引,千萬兇獸的進攻使得這一戰徹底成為了不輸於帝國之間的強悍戰鬥。
作為天下四大帝國中隱隱約約的最強者,大漢的這一戰卻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諸如羅馬、安息、貴霜三大帝國,他們根本不希望大漢獲勝或者滅亡。
獲勝這代表大漢有一次積攢底蘊,貧瘠的氣運得到補充。甚至有利於不久之後的異人大戰。
那個時候的大漢絕非宙斯等梟雄在想要看到的。
而若此戰慘敗,其結果更是難以想象。大漢都敗了,那說明此戰兇獸一方卻是強大無比,這也預示著他們也無法抵禦。
大漢若滅,集結其他三大帝國也無法奈何的了兇獸一族。
這種結果同樣是羅馬等國不願意看到的。
最好的結果自然是雙百兩敗俱傷,讓他們三個過來摘桃子。可是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預料。
在特殊條件下,三大帝國都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暫時性的支援大漢。
除卻羅馬帝國派遣五萬士卒、三大軍團、一大軍魂、三大半聖外。其餘兩國各出了一隻軍魂以及一尊半聖。
總共五大半聖,他們名義為支援大漢實際上為見機行動。若是大漢一方不佔據優勢,那幫上一下也無妨。
若是大漢佔據優勢,那估計結果就會反著了!
這些軍事力量集結成一個聯盟,在五大半聖的統帥下來到西域,駐紮在這附近。
名義上為聯盟總腦的自然是羅馬冥王哈迪斯,麾下兩大半聖為吉爾伽美什、黑暗大邪神佐克內洛法。
安息帝國是四大帝國最為衰敗的一個,但七十二邪神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獻祭自己儲存數百、上千年的氣運、念力後。這群本來連上位王都難以達到的傢伙有了質的突破。
七十二魔神中除卻幾位被白起斬殺魂飛魄散者,大多數都復甦。其中還誕生了五六位半聖級別存在吧。在底蘊上面絲毫不遜色於大漢與羅馬。
此次來到這裡的就是曾經隕落在白起等人圍攻下的至上四柱之一的阿斯莫德。當年隕落,用盡各種辦法,他才重新復甦,這種殺身之恨他一直記在腦海之中。
此次,阿斯莫德就是主動提出來到。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報白起這仇恨。
本以為自己實力有了質的突破,阿斯莫德便可以縱橫。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曾經不比他放在眼中的那個傢伙現在的實力比他更強。
阿斯莫德實力達到了半聖,可是作為當世唯一的統帥無上,白起單單自身實力就達到了半聖。加上殺戮規則戰獸的輔助,當世第一軍魂鐵鷹銳士的加持。
其實力變化之大是根本無法想象的。曾經在小世界中,底牌全出的白起曾經和突破為聖的贏革試探性的一戰。
其結果就是不分勝負!但其實大家心中都清楚,若是沒有天道的限制,說不定白起會更強。
這不是玩笑,贏革雖然突破,可是掄起本源底蘊,華夏曆史上能夠超過他的人傑有二三十位。他之所以能夠突破,那是因為董卓或者說系統的原因。